逃离乡镇!基层年轻干部断层日渐升级

基层干部,尤其是乡镇一级干部,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也决定着群众对政府的认同度。一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链!但是现在基层出现年轻干部逃离乡镇的趋势,面临流失、断层之忧。一些年轻干部不愿留在基层、扎根基层,一心谋划着通过考试或借调,甚至辞职离开乡镇。

我们不能责怪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受不住清贫,或者其他的不好的言语,因为里面的人想出来,却出不来,一口一个黄莲吃下去,你受得了吗?

年轻人尚能克服艰苦的条件,但父母生病、子女教育、夫妻感情……对家人的亏欠是基层年轻干部心底永远的内疚。

家里问题解决不了,干事业总会有牵挂!公务员也是人,正常的人,如今的年代已经不是那个战争的年代了,多少人会去牺牲小我,牺牲家庭,牺牲爱情呢?这是人之常情!

500

500

中部某省一街道办事处有位包村干部,所包村子多年来信访矛盾突出,有些老上访户反映的问题连乡镇甚至县市政府也无法解决。包村6年里,他只能小心翼翼,尽量安抚,“历史遗留问题绝不能在自己手里点爆,否则就要因为工作不力挨处分”。

他烦恼并非个例!乡镇工作繁重琐碎,许多乡镇干部事务繁多,但缺乏事业成就感。

“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摆个桌子就是办公室,加个床就是卧室”“24小时待命”“白加黑5+2”“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

这些广泛流传在基层干部中的调侃段子,折射出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压力的真实状态。真的很苦。

500

当同学旧友在微信朋友圈炫耀各种高大上的幸福生活,扎根基层的年轻干部的朋友圈要么是贫困户,要么是家禽家畜。“我们的朋友圈弥漫着一股‘土鳖’气息。”一名乡镇年轻干部调侃道。

“重复单调的填表格、一眼望到头的清贫。”

他有了逃离基层的想法。“信访问题最棘手,老百姓把怨恨的靶点瞄准自己,不出政绩还整天伤肝动气。”他说,“实在不想在基层干了,想走又没有更好的地方,要么干脆歇了吧。” 

“不说心里憋屈,说了有损干部风范。”

待遇低、责任大、激情弱、出路难,是基层年轻干部的难言之隐。

500

一名年轻干部的妻子找到乡党委书记哭诉,母亲过生日,而丈夫拿不出2000元给岳母随份子,招致娘家人不满。这位妻子质问书记:为何丈夫起早贪黑干工作,却过得如此清贫?乡党委书记赶紧自掏腰包500元帮年轻夫妇救急,和颜悦色大半天,才将对方劝走。

收入与同龄人悬殊是基层公务员面临的窘境。以北方某省的乡镇公务员为例,享受基本医保和住房公积金之后,每月收入约3800元。还房贷、孩子教育、吃饭、手机费、加油费、添衣服、随礼金……每月所剩无几,辛苦一年能有1万元积蓄就偷笑了。

相对赚钱来说,乡镇年轻干部升职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给基层公务员更多的发展空间,国家施行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但基层干部仔细盘算后发现,办事员上科员8年,科员上副科12年,副科上正科15年,正科上副处15年。

一辈子只享受一次政策,到第二次享受就该退休了,换做谁,谁不心酸??出去的人回不来,留下的人又盼着要逃离,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问题虽然有很多人都在想办法解决,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成效有多大,只有基层的干部朋友知道吧。

“越是艰苦复杂的地方越需要年轻干部去奋斗,越是奋斗越能锻炼人、越能长本事、越能够成就事业。这是一个相当艰苦、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成才、成功的必由之路。”一位政治与公共管理专家指出,能否破解晋升渠道不畅、发展空间狭窄的问题,是基层能否留住年轻干部的关键。

如果这个问题再得不到解决,我想也不会有人愿意去了,到了那时基层该怎么办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