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叼东西给主人,是在报恩?这不过是人类自我投射式的解读罢了

【本文来自《主人没饭吃,猫猫真的会抓鱼报恩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真是偏向人类自我投射式的解读啊——即你想要什么,就会把很多事物偏向解读成自己想要的。

事实是:

1、猫科在非饥饿状态下有把东西(主要是玩乐的东西)特别是食物,往巢穴或安全地叼的原生动物习性,它们也会往往在此之后自己玩和吃了。所以,你看到他叼回东西,主要并不是为讨好你,而是你家就是它的巢穴和安全地。所有的猫科都有这种原生性动物习性,最常被人类“所见”——其实是被人类所“注意”到的典型例子是豹子和猫(对猫,只是人类不那么愿意往这方面去想和定性而已)。

2、此外,猫科也有分享食物以及嬉戏、询问意见等处理“族群”关系和进行“族群”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在它们已经不急需这种需求的时候(比如吃饱了会更愿意分享食物,玩具食物较有保障的前提下和足够多而有余的时候才会询问“族群“中的它者能不能叼回到共有的巢穴)。

总之,如果猫叼回吃的,主要原因和大概率都是”1“,次要和少部分”动机“才是“2”。在发生猫科叼回东西这种事情的时候,一定意味着它早就开始这么干了并且不会让你知道——猫前面X次(具体次数不定,取决于食物于猎物多寡、场地状况、”交通“便利性等很多因素)叼回东西特别食物是不会让你知道的,也不会先往你的床铺等为你所易知的公共地方去放,而是先往隐秘的角落去放。只有它叼回东西的次数多了,它自己已习以为常和认为不被排斥甚至以为你也喜欢,才会叼到你的床上等公共地方。

叼回吃的或玩的东西,并且是直接叼到你面前明显地想要让你知道的时候,动机才更可能是”2“。但既可能是分享,也可能是询问你的意见(能不能叼回,你喜不喜欢,你吃不吃玩不玩和需要不需要)。

如果你养猫次数多了和时间久了,特别是你家情况也适合(附近食物猎物和玩具较多,对猫来说出入”交通“便利,地方够大又有不少隐藏的角落),你就会发现食物残骸(还要猫不愿完全吃完才有)和玩乐的东西,最先和最多出现是你家的角落里——如果你家完全没有角落,比如空间足够大的沙发底、床底、柜顶等角落,那恭喜你,你的放有被子布料的床就是它的最优最先选择,它会上床并钻到被子布料下面去吃和玩。而只要你足够清楚表态拒绝它这样做,绝大部分的猫之后都不会这么干了(但会叼回你家附近属于它而你又不拒绝的地方),并且不会再直接叼到你面前。尽管不能排除会有头铁\愚蠢的猫会继续那么做,但主要还是你的表态不够充分——只要你肯清晰指定一个对它来说安全又隐蔽的地方给它,它就会主要往那地方叼。而如果你想要彻底禁止它这样做,那只能是彻底禁止它外出和完全另行满足它的需求才行(玩具够多,食物够多和好),否则哪怕你表态厌恶它那样做,它还是会往不是你的地方但对它来说又安全的地方叼,只是次数会大量减少。

另外,生活境况并不恶劣的猫会离家,主要是它恋爱了。特别是公猫,一恋爱就会离家,而母猫也会离家,特别是生育养育小猫时会离家更久更常。对母猫离家生育小猫的情况,如果你知道并能清楚传达让它带小猫回来的信息,特别是你知道小猫在哪还去看小猫,并对母猫传达出你对小猫的喜爱和食物足够的信息的时候,母猫就会在小猫稍微长大一些并且移动安全的时机主动把小猫带回你家(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把小猫和母猫都带回,但只要小猫的生活场地是安全和较为舒适的,并且母猫食物充足又来去自由,那等母猫自己抚养一段时间后,而它又知道你愿意接纳和能够善待小猫的前提下,母猫自己就会往你家带回小猫)。猫相比狗,是更容易成为流浪的动物,主要是它捕食能力较强,对恋爱与生育的态度更重视和谨慎。其中后者(恋爱和生育)是人养的猫发生离家事件的主要因素。如果你真爱猫,对怀孕的猫一定要重视和及时发现,否则不但会造成小猫生存率低的问题,还会导致小猫直接成长为流浪或者野生的猫,甚至母猫也会长久离家和再也不会回你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