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蛙到底是如何找对象的?或许母胎solo们可以学习它们的执着……
夏日的蛙鸣让人不堪其扰,但其实,谁也无法阻挡它们“孤寡”“孤寡”积极求偶的步伐......
4月8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动物行为与仿生项目组在《行为生态学与社会生物学》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小编也有幸邀请了研究的第一作者——项目组的邓可博士,为我们揭晓一些不为人知的呱蛙故事。或许能为母胎solo们带来一些“脱单”的启示。
善听声 亦善辨“味”
一到繁殖季节,雄蛙便一展歌喉,卖力鸣叫。它们嘴上叫着“孤寡”,内心其实渴望爱情。这些鸣声正是雄蛙释放的求偶信号。
蛙类对声音极其敏感,“它们的听觉过于优秀,”邓可博士介绍道。为了解开更多关于“蛙蛙找对象”的问题,他和团队长期奋斗在深山老林,日日与蛙为伴。
从数以百计的鸣声中,雌蛙不仅能get雄蛙发出的求偶邀请,还能根据鸣声特点(如音高、节奏),推断出对方的一系列信息——比如身高体重、身体素质、身处何地、是否有房(鸣声是否来自洞穴)等,并从中找出自己的梦中情蛙。
和人一样,蛙妹子对追求者有着自己独特的偏好。“一般来说,雄蛙鸣声的音节越多,异性缘越好。”
不过,声音并不是它们衡量“优质男性”的唯一依据。“很多人不知道,蛙在择偶时也会将对方的气味纳入考量。”比如,较为原始、不会发声的尾蟾(Ascaphus truei)就会被异性的体香吸引。一些其他蛙类也会利用“听觉+嗅觉”多种感官,提高择偶效率,更快锁定如意郎君,同时避免在昏暗的夜晚入错洞房。
△鼻孔在此
但气味线索具体怎样影响蛙妹的择偶呢?它们喜欢or排斥哪种气味?
在此次研究中,邓可博士及团队以锯腿原指树蛙(Kurixalus odontotarsus)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解答了上述问题。
忍痛割爱的真相
研究小组将雌蛙置于一根管道中央,根据实验目的,在一侧设置来自雄蛙的气味线索,在管道的两侧播放音节数量不同、对异性吸引力不同的雄蛙鸣声。
其中,一种气味属于雄蛙“体香”,来自不受干扰、独自美丽的雄蛙;另一种属于“体臭”,来自受到干扰、极度警惕的雄蛙。“雄蛙在受干扰的情况下,会迅速释放刺鼻的气味;而未受干扰的雄蛙气味很淡,不刺鼻。”
在诱导雌蛙做出数十次选择后,研究小组发现,自然的雄性“体香”并不会影响蛙妹子的择偶偏好。也就是说,对雄蛙而言,要成功吸引一位美女,光有“男子气”是不够的,因为唱功如何才是对方的主要评分标准。
但“体臭”却足以令妹子们忍痛割爱。
“这种‘体臭’实际上是一种警戒信号,等于告诉同类‘危险在即,迅速撤退’。当危险信号和求偶信号同时出现时,雌蛙不得不权衡利弊,评估值不值得冒险。如果对方鸣声吸引力不够,那还是按兵不动,先躲着吧;但如果对方鸣声的魅力够大,雌蛙也可能为爱冒险,搏一搏幸福。”邓可博士说。
由此可见,蛙妹子们深谙“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道理。
△(A) 一只正在鸣叫的雄蛙,(B) 5音节广告鸣叫的波形图(上)和频谱图(下), (C) 实验装置示意图。
别想阻止用心撩妹的蛙
一个看似不复杂的结论,却整整迟到了两年。
论文中提到,早在2020年,研究小组就完成了一部分实验;2021年,才将另一部分实验完成。直到今年,研究成果才正式发表。
“实验必须在4~8月锯腿原指树蛙的繁殖季节进行。之所以历时两年,是因为野外种群数量不够多……一次出差50来天,回家休息10天左右,又过来待50来天,繁殖高峰期差不多就结束了。”邓可博士表示。
连线时,他正在再次前往深山的路上。“虽然每天都遇到毒蛇和蚂蝗,但不幸中的万幸,中国没有毒蛙。”他笑言。
而随着繁殖季的到来,潜伏在城市居民住宅区的蛙也春心萌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轮番上演。可惜雌蛙能懂,人却难懂。许多居民不堪其扰,在社交媒体暴躁发问:有没有办法能让它们闭嘴?或者把它们赶走?
对此,邓可博士也表示:“它们不会轻易闭嘴,一般也赶不走。就算危险信号持续存在,若没有实质性的危险出现,蛙最终会选择将它无视的。”
△“你闭嘴”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265-022-03164-y
往期精彩回顾
|研究揭秘:新冠患者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HPV疫苗企业股价大跌!背后原因与世卫组织这则消息有关|世卫组织:这部分女性,接种一次HPV疫苗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