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睡前消息417——蜜雪冰城雇佣女童与社会化抚养想到的
这期睡前消息,我看了大家的留言,谈论得十分火热,但是基本上都是聚焦在连花清瘟胶囊、贾振华的营销、炒作股票获利上。对于后半部分的蜜雪冰城雇佣女童的事,讨论度就差了不止十个档次。
我虽然对连花清瘟的事很感兴趣,但是我也非常想讨论讨论此事。
马督工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再次抛出了他社会化抚养的方案,又拿出了睡前消息137期柏剑老师收养贫困儿童的例子。
今年一月份,又有媒体报道柏剑老师的新闻,但是由于没有执法部门上门执法,没有戏剧性,所以根本没有多少人在意。
有人说爆款新闻通常都会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既然是故事自然就有好人和反派,故事的内容无非就是反派无情打击好人,让好人流血又流泪,从而激起民愤和同情心,达到轰动舆论的效果。蜜雪冰城雇佣女童事件就是这样一个戏剧性故事,好人蜜雪冰城和女童,反派执法部门,反派欺凌好人,完美符合戏剧性故事。
马督工又举了2017年轰动一时的恩波格斗俱乐部收养凉山失学儿童的例子,这个新闻我的印象最深刻,位于四川成都的恩波格斗俱乐部收养了几十个底层的孩子训练综合格斗,培养未来的综合格斗运动员,这件事被媒体曝光后,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然后执法部门介入,最后大约二十个左右的凉山孩子被送回了凉山。官方对事件的后续处理是,有几个孩子进了凉山当地的体校练体育,另外一部分上了普通学校。
我同意马督工的看法职业体育绝对不是一条好的出路,因为体育技能不能学以致用,体育技能必须在完善的体育产业链中才能得到运用。我国的体育产业链如果要分的话,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制内的产业链,另一种是体制外的产业链。
体制内的体育产业链围绕着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运转,由体育总局拨款,按照体校-省队-国家队三级训练和选拔运动员,运动员们的最高目标就是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体育总局的资金会向着夺金项目倾斜,没有进奥运会的项目、夺金概率小的项目,得到的拨款会很少;
体制外的体育产业链,是商业体育产业链,各地的俱乐部训练训练运动员,运动员们打商业比赛赚钱。
体制内的产业链在我国发展多年,已经很成熟,但是极度依赖国家财政拨款,不像国外的职业体育那样有自我造血能力,而体制外的商业体育产业链,说句不好听的话,还处于混沌状态,与西方成熟的商业体育产业链根本比不了,不要说赚钱了,能不能存活下去都是个未知数。
国内对体育不了解的普通人总觉得职业运动员打比赛就能赚钱养活自己,这是极为不正确的看法。
人们在遇上陌生事物的时候,多拿陌生事物与自己熟悉的事物做个比较,就能恍然大悟。
职业体育可对比说相声,国内的相声市场非常之大,人们对听相声有相当大的需求,但是相声界,只有居于金字塔顶端的郭德纲这类人才能赚到钱,可以说郭德纲赚走了相声界大多数利润。
在美国,刚出道的拳击手,出场费基本上不会高于3000美元,而且没有下限,有些时候他们还拿不到这个数目,拳击手如果运气好,给大型推广公司看上了的话,出场费也就10000美元左右,而那些顶级拳击手呢,几千万美元,能拿到这个数目的拳击手也就梅威瑟、帕奎奥、富里、维尔德、阿瓦雷兹等寥寥几人,可以说不到0.1%的人赚走了90%以上的钱。
就如马督工所说,现代社会的价值是工商业创造的,工商业足够繁荣的时候,人们才会消费一点职业体育产品,给运动员一条出路,但是职业体育的市场非常有限,而且高度依赖天赋,少数运动员拿走绝大多数的表演回报,如果大量的孩子把体育运动作为阶层上升的通道,运动员的供给就会瞬间过剩。
这些瞬间过剩的底层运动员只会拿着微薄的出场费,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也许他们之中会出现几个超级体育明星,但是这是极少数概率。
还记得那位被跪杀的黑人弗洛依德吗?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但是美式橄榄球的淘汰率高得惊人,就拿NFL(职业橄榄球大联盟)来说,球员的平均职业生涯是3年,一旦发现你状态下滑,那就是扫地出门的命。
巴西的足球救不了贫民窟的孩子,美国的橄榄球救不了底层的黑人,长跑、综合格斗也救不了中国底层的孩子。
虽然我不同意马督工的很多观点,但是我觉得社会化抚养真的不能再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