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刻碑的代表作品之——《晋祠之铭并序》

观晋祠!刻碑、晋水潺潺;观晋祠,上溯古人先贤之圣功,下承华夏文明之薪火。观晋祠!历千年之沧海桑田,接万载之生生不息。观晋祠,可瞻前贤功德,可仰名士旧迹,可依山水高歌,可悼古今兴亡!

500

千年晋祠,万物皆具灵性。晋祠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它们见证着繁华盛世,体会着人间百味,诉说着美丽传说;是一部真正浸润着唐风晋韵的“百科全书”。其中《晋祠之铭并序》就是千古刻碑的代表作品之一。

500

500

观《晋祠之铭并序》——前世

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晋祠立碑呢?这可以追溯到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在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洛阳的第三个重要城市。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当时太宗皇帝已经51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慨万千,思虑重重。于是,在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感恩之情溢于碑文:“昔有隋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之长驱,笼天地而遐捲。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籙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

500

观《晋祠之铭并序》——详实

《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七位随行功臣的亲笔签名。序文1003字,为骈俪体。铭文200字,为四言体,共计1203字,28行,每行44字——50字不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四部分。

500

500

首先,提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 也要给予采邑,来把握军政要点。“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认为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争取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接着,他赞美唐叔虞的功德“承文继武,经仁纬义”,不愧为周室栋梁,晋国先祖。文中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运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晋祠的山光水色作了人格化的描述。“悬崖百尺,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又描写晋祠建筑的富丽堂皇,“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意思是指蓬莱与昆阆是神仙美景,可与晋祠胜境相比,还稍有逊色之处。至于月烛星桥,流光溢彩,更像在人间仙境了。

500

第三,揭发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至神人共怒,四海腾波。他的父亲李渊顺天应民,得到拥护,从而统一了中国。

最后,他说唐室政权固然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但“克昌洪业,实赖神功”,为此,刻石立碑,以报神恩。结尾并祝“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用此期望唐室天下,得保万岁无疆。

500

观《晋祠之铭并序》——后话

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羲之的墨宝,民间相传他为了得到《兰亭序》的真迹,曾派萧翼,化装书生,前往灵隐寺。与拥有《兰亭序》真迹的辩才和尚交友,随后趁机得到这一真迹。李世民爱不释手,每日临写,就寝时还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仔细品味,用心观赏。相传,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仍把王羲之的《兰亭序》随葬昭陵。

《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碑文中的39个“之”字,书写风格,毫不雷同。清人齐羽中评论说:“其书气象函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李世民在世时,对此碑就十分珍爱,他曾将此碑拓片作为礼物赠送外国贵宾,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了。

500

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五次游晋祠,都对唐碑赞不绝口,留连忘返,并亲笔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为唐碑作楹联。这幅楹联既表达了作者对唐太宗文韬武略,贞观之治的仰慕之情,也总结了历代统治者武力攻取天下,文教巩固政权的必然规律。

500

500

观《晋祠之铭并序》——价值

李世民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富有政治思想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艺术家。《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它历经了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目睹了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在这墨香书海的文物宝库中,必将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神奇的艺术魅力,流芳百世,永放光芒。

500

500

500

500

为进一步加快晋祠天龙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近年来,晋祠在文化旅游方面不断创新,推出“唐风华彩”名碑展,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和蚌埠市博物馆联合承办,《唐风华彩—晋祠博物馆唐代名碑拓片展》在蚌埠市博物馆隆重开幕,展期两个月,后续还将继续推出优秀精品展览,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500

历朝历代名人在晋祠游览时都留下了大量诗作、题词,这些作品或在殿堂匾额;或在山径石壁;或在廊前石碑,他们凭借精湛的书法和满腹才华,为神秘的千古晋祠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500

石刻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 镌刻于石头上的图像、文字,是记录与传播历史的载体,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不朽的文学、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史料价值,是人们追溯往昔的珍贵物证。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