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医护人员去方舱,是大材小用、资源错配了?
【本文来自《在上海搞“居家隔离”行得通吗?实际情形会如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5874396202400
集中隔离并不需要很好条件。方舱医院不够,学校,操场,体育馆,停车场,展览馆,都可以简单配置一下就用。上海现在的气温有十几度二十度了,最低也零上好几度,有防雨条件,有床,带好衣服被子就可以了。完全不存在地方不够 ,无法集中隔离的问题。
至于人力更不用说,上海几千万人,招志愿者,给一定生活补助,有的是人力。
关键是做不做的问题,而不是行不行的问题。
封控以后,空闲人手很多,但不让出楼,志愿者最多只能在小区里服务,如搬运物资。
外省市支援近4万医护人员,一是去核酸检测,二是去方舱护理,实际上大材小用。
本来上海本地一线医护就反映资源错配,大量人手投入到方舱,而患者基本不需要医疗介入,正常的医疗服务因缺少人手被迫关闭。
外省市支援医护也许可以帮助上海本地医护回归到原先的医疗服务中去,但他们很快也会发现,在方舱能做的事情不多。
除非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随着时间推移、病例数增加,重症率加速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