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筹码与分裂的种子:查理五世的“罗马梦”(上)

500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3956字 | 阅读需8分钟

500

  查理五世凭借什么在欧洲大陆披靡一时,又为什么终究不能实现一统宇内的“罗马梦”?

500

  2000年2月24日,为纪念一位欧洲皇帝诞辰五百周年,莱茵河畔的波恩举办了一场展览会。在展厅中心,最引人瞩目的是九张描绘着战争盛景的巨大挂毯,画面正中器宇轩昂的征服者就是此次展览会的主角——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

500

  查理五世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大陆,罗马教皇昔日的光辉暗淡了,而在新兴的君主国家之间,一场激烈的争霸赛正愈演愈烈。领土广阔、人才辈出的法国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大国,从中世纪战乱中逐渐复兴的英国、收复失地运动之后崛起的西班牙等国也都拥有着成为世界帝国的潜力。

  然而最后的胜出者是哈布斯堡帝国的查理五世,在法兰克帝国皇帝查理曼大帝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之间,统治欧洲版图最广的皇帝便是他。怀着光复罗马帝国的梦想,查理五世戎马一生,开启了比英国早三百多年的西班牙日不落帝国时代,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这样一位强大的君主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淡出朝政,忍受着痛风病的折磨,在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马杜拉的尤斯特修道院里安静地度过了余生。

  五百多年间,每当人们回顾他的一生都不禁思索,查理五世凭借着什么在欧洲大陆披靡一时,又为什么终究不能实现一统宇内的“罗马梦”?叹惋之余,人们也渐渐意识到,也许当他攥着统一的筹码走向皇帝的宝座之时,分裂的种子就已经悄悄埋下了。

500

  统一的筹码

  为了获得权力,有的人依靠阴谋诡计,有的人依靠征战杀伐。与他们相比,从祖辈、父辈手中继承大片领土的查理五世就如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幸运儿。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复兴,神圣罗马帝国的老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查理的祖父)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政治联姻。1477年,马克西米利安与勃艮第大公的女儿玛丽结婚,哈布斯堡王朝得到富饶的勃艮第公国世袭领地及其属地尼德兰。1496年,他又让儿子腓力一世迎娶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一世的女儿胡安娜,这场婚姻维系了奥地利与西班牙的两大家族,被称为是“最富有深远意义的联姻”。

500

  年轻的查理五世

  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人,年轻的查理在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前,就已经被视作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王了。然而,查理的童年却又是不幸的。在他六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而母亲由于精神失常长年遭到监禁,失去了双亲呵护的查理只能与在奥地利寡居的姑妈玛格丽特相依为命。

  玛格丽特也是一个不幸的女子,她很小的时候就被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许配给法国王储查理八世,并在法国宫廷接受教育。由于两大王族的反目,她被当做人质,在法国扣留多年后才回到父亲身边。在经历了两任丈夫的过早离世之后,她接受了父亲的任命,带着年幼的侄子在尼德兰摄政。

  在玛格丽特的影响下,继承了德意志和西班牙王室血统的查理五世始终把低地国家作为自己的故乡,而法语竟是他学会的第一种语言。在查理七岁那年(1506年),他的祖父又邀请了荷兰籍日耳曼神学家,后来的红衣主教阿德里安六世作为他的家庭教师。这位淳朴老人的谆谆教诲也在查理年幼的心中落下了深深的烙印。姑母的照顾和老师的引导,使得查理成长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信徒,可出身于皇帝世家的他也很清楚,作为家族的继承人,自己更应当像祖父那样为建立哈布斯堡大帝国而努力。

  十五岁那年(1514年),查理开始在勃艮第亲政。两年之后(1516年),查理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去世,为代替没有执政能力的母亲,他来到了西班牙——一个对他而言陌生到连语言都听不懂的国家。在查理继任之初,西班牙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且不说他继承王位后所遇到的障碍,就连得到各王国的承认也相当困难。

  查理那厚厚的嘴唇和长长的下巴让他看上去不太机灵,所以他刚踏上西班牙的土地时并不被人看好。有一部分贵族以查理还不够成熟为由怀疑其执政能力,还有一部分贵族担心查理扩张权力后会拥戴他的母亲为国王,因而反对查理继位,甚至还有人在各个王国中大肆宣扬,说查理准备以尼德兰人统治西班牙。严峻的形势并没有使这个年轻人退缩,查理五世像深谙“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祖父一样,通过在国会中分化拉拢、软硬兼施,最终迫使贵族们承认自己与母亲共为国王,他出色地证明了自己的政治才能,为日后在西班牙的经营奠定了基础。

500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1519年,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奋斗了一生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尚不满二十岁的查理五世正式继承祖父苦心经营的大片领土,同时也肩负起兴盛家族的重大使命。在接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加冕的那天,当他身穿金色的披肩,手握饰有十字架的金球,瞭望着空前辽阔的领地时,查理却清醒地意识到,虽然世人羡慕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但肩上的责任是容不得他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耀的。在宏伟的罗马帝国覆灭之后,每一代自诩为罗马人后裔的君主都怀着一统宇内的“罗马梦”。

  与历代雄心勃勃的帝国统治者一样,年轻气盛的查理五世也以欧洲的再次统一为使命。紧握着从祖辈积攒起来的统一筹码,他知道,帝国正迎来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为再现昔日罗马的荣光,查理五世竭尽全力开始了戎马生涯。

500

  复兴的征程

  1522年,即位尚不满三年的查理五世就离开了帝国,带着哈布斯堡王朝的梦想踏上征程。在广阔的欧洲大陆上,他遇上了一生中最大的宿敌——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并与他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博弈。在那个才俊辈出的年代,查理五世并不是唯一一个杰出的年轻君主,21岁就即位的弗朗索瓦一世就是法国历史上以才智著称的明君。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有力候选人之一,弗朗索瓦一世对查理五世的胜出十分不甘,两人在那时就结下了仇怨。不仅如此,查理所继承的哈布斯堡王朝,其版图已经超过七百年前的查理曼帝国,打破了欧洲原有的均势格局,由此形成的威胁也足以使弗朗索瓦一世心存戒备。

500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

  在弗朗索瓦一世眼中,查理五世对权力和控制欧洲大陆有种贪得无厌的欲望。他曾惊恐地对他的部下感慨道:“你们知道他的(查理五世)帝国边境离这儿有多远吗?只有40英里!”在意大利战争中,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进行了第一次较量。为了赢得控制权,查理五世从德意志和西班牙调集了大批军队进入意大利,远多于法军及其同盟瑞士军队。

  本与法国结盟的意大利王室见势不妙,旋即背叛了弗朗索瓦一世而倒向查理五世一方,指挥皇家军队将法军赶出了意大利。数月后,心存不甘的法军卷土重来,将意大利皇家军队围困在帕维亚。士气日盛的查理五世随即派出援军与法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野战,大获全胜,被生擒的弗朗索瓦一世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了《马德里条约》,放弃对意大利北部的占有权。

500

  帕维亚战役

  1538年,查理五世和弗朗索瓦一世会面,签订了停火协议。对于曾经披靡一时的法王而言,被一介后生押送到西班牙并接受极为条件苛刻的条约,是一件极为羞耻的事情,他获释后刚回到法国就立刻宣布条约无效,但查理五世强大的帝国军队也的确令他震惊。为了对抗哈布斯堡王朝的独霸地位,法王与教皇克莱芒七世及其他反对查理五世的势力缔结了“神圣同盟”,而如梦初醒的意大利等国家也渐渐意识到哈布斯堡帝国才是最危险的,于是也纷纷向法国靠拢。


  1526年,同盟将矛头指向查理五世,战争又一次爆发。意大利的背叛激怒了查理五世,他立刻派遣德意志、西班牙的军队向罗马发起了复仇之战。愤怒的德西联军打败了同盟军,被攻破的罗马遭遇了史上最为残酷的浩劫,教堂、宫廷、修道院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同盟军领袖之一教皇克莱芒七世慌忙地躲进圣安杰罗古堡,最后被迫投降。在同盟军溃散之后,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在意大利称霸,成为天主教的保护者,而查理五世则在1527年被教宗加冕为意大利皇帝,在握住权杖之后又被添上神圣的光环。查理五世在与弗朗索瓦一世的较量中,他又一次胜利了。

  伴随着查理的连年征战,这个占有欧洲四分之一人口、实力与日俱增的大国,终于继法国之后,成为欧洲其他国家最大的威胁。连英王亨利八世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的情况之下希望离婚都难以获得教皇的批准,因为他的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是西班牙王国的公主,是查理五世的姨母;而战败后深感力不从心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甚至抛弃“笃信王”的光荣称号,破天荒地向基督教世界的敌人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寻求帮助,因为不联合就难以抵御他们共同的敌人。查理五世的攻势促成“百合花”和“新月”不可思议的结合,哈布斯堡王朝的崛起让整个欧洲都躁动了起来。

500

  中年时期的查理五世

  从初出茅庐到如日中天,查理五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征战途中度过,从一个领地赶往另一个领地,打仗、谈判和签订条约成为家常便饭。年复一年,查理五世的脸上早已不见年轻时的稚嫩,长下巴上生出的络腮胡更为这个长年身着铠甲的帝王平添了几分英武与深沉。这是他一生最意气风发的年岁,也是哈布斯堡王朝最为强盛的时代,以征战为荣的查理五世曾自豪地对别人说:“请把我称作曾受过炮弹袭击的皇帝”。

  可是,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空前扩大的同时,防卫和管理之责也随之加重。战争的成本没有抑制查理五世统一欧洲的雄心,为了稳固其霸主的地位,查理五世不惜举全国之力投入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战争。然而,无休止的战事不仅消耗着查理的精力,也消耗着帝国的资源,日益增加的战争负担激化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还没能洒满欧洲的各个角落之时,帝国内部的阴影中已暗自滋长着毁灭的种子。

500

  图片来源:《国家的常识》

  (未完待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