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谈谈诗歌格律,为啥说格律派看不上主席诗词?格律派是对意境的反动
今天继续谈谈诗词的格律。
近体诗,绝句和律诗,都有严格的平仄对仗要求,这就是格律要求。
格律发展到顶峰,还是体现在宋词。
如何看待词的格律,有两派意见:一派过度强调格律,一派比较强调意境。
谈到宋词评价,大多数人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没啥意见。
主要分歧体现在姜夔和周邦彦这俩人身上。
词之一体的发展演变,从苏轼这种以诗以赋入词的玩法,转变到周邦彦姜夔的格律派。这是某种历史的必然。
然而一个历史事实就是,词到格律派之后,就再也没有经典作品出现了。包括姜夔周邦彦两个人,值得传唱的作品也很少。
这是为啥呢?
就是格律派是一种对词意境的反动。
格律派的具体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作品格律严谨,音调谐美,辞句工巧典丽,内容以抒情和咏物为主。有两点比较突出:
一是特别注意形式美,由于比较注重形式美所以用的字都是要典雅的。
格律派写词,非常讲规矩。
简单的说,好格律派的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连门都没入呢?(一定要带点高高在上的鄙视脸)
其实任何一门艺术,发展到后期或者是成熟阶段,都会有一定的套路和规律,也会有一定的要求。
文学体式本来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诗词的分类也是一种发展的过程。人类对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不断提升,不断总结,也就在不停分类总结。
所以任何事情,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是有这种那种要求的。绝对无法避免。
文学创作,总结一定的规律,可以对后人创作有参考,这是必要的。但是一味拘泥于规律,就着了相了。
很多要求发展到最后,往往会成为一种束缚。成为一种框框,成为一种教条。
格律派发展到最后,就是这些个毛病。
要具体的说,一个是太求典雅,不接地气。文学最终写的是人,是人的具体生活,生活就该有生活气息,这才有活力。它一味追求典雅,什么样的字典雅?无非就是那些字,就是那几个题材,你看姜夔写诗写了一辈子,最常用的是哪些字?哪些题材?你把他用惯的那些字记住了,按照他的格律套路随便打乱下,用现代电脑随机组合,我看比现在学格律的那帮人都写得好。

第二,格律派难免逃脱文字游戏。
为啥呢?因为他就是要求典雅,怎么样才典雅?最后就变成了文字游戏。
我给大家看个例子。知乎上面“如果很擅长写古体诗词,会有大学破格录取吗?”

就这个问题下,那些所有贴出自己作品的,我也不怕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我也不客气讲一句,都是搞文字游戏的。
一个个初中、高中,十几二十岁的,学了格律派的一点格律规矩,天天去怀古,咏物,十几岁的人怀个毛线古?
这写诗词的最大毛病是什么?就是没有真情实感。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是没有真情实感。
这是我对格律派的最大反感所在。
格律派就是着了相,陷入诗词格律规矩里无法自拔。
最终就是自缚手脚。
写诗的目的是什么?是重在表达情感。为了情感的表达,有时候遣词造句方面可以做一些牺牲,这种情感气势到了,那就一气呵成,管不到那么多字、句该怎么用了。
如果一味追求句子的典雅,为了句子工整,而不顾作品的整体情感、意境。这是因小失大,舍本求末。
所以,王国维对这帮子人的批评,说的是什么?就是没有情感。
“白石《暗香》、《疏影》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白石写景之作,如......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上面这些话,明明白白,就是说姜夔这些人,写的诗词,格调是很高的。但是就是没有感情,没有真情实意在里面。所谓的“隔”是什么意思?就是隔了一层。你和人说话,始终端着个劲儿,揣着,掖着,那说出来的话,能是真情实意?
我们看林黛玉教香菱学诗。当然林黛玉的观点也就是曹雪芹的观点
林黛玉问香菱喜欢什么诗,香菱说“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一句,黛玉听罢,极不赞成,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万万不可迷这种诗歌,这诗太过浅近。”
陆游这句诗,就是没有自己的感情在里面。玩文字游戏,看起来很对仗,很精巧,但是有什么意义?始终不过是一个玩物罢了。把写文的心态当成是一种玩,一种游戏,能写好吗?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作诗重在意境的营造,而不是在文字技巧上下工夫。
不以词害意。不以词害意。不以词害意。不以词害意。
我认为所有写诗词的,都要用心记住这句话。
现在有一些支持格律派的人评价主席诗词,也老说一句“不入门”。因为主席的诗词很多也根本不在乎格律。
毛主席这个很多词,就是写到那里,这个气势、意境出来了,就可以了。拿什么典雅、句子来要求,真是叫人笑掉大牙。
当然这种气势呢,格律派是看不起的,比如某大V就这样评价主席的诗词,把主席的词和流氓军阀张宗昌相提并论

说主席的词“光会靠大嗓门”,粗鲁没文化。
这种人啊,就是格律派走到了极端,一门心思只有庄重典雅的要求了。
格律派一流,就是对意境派的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