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人,说说我对江西经济洼地的一些认知
【本文来自《你认为近百年江西的最大教训是什么?》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江西人,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江西不靠海,赣江黄金水道在19世纪在开埠和TPTG运动后基本废掉了,对外的沟通肯定选铁路,浙赣线通车早,京广线也通车早,往西走浙赣线通到长三角,往东走一段就能走南北大动脉——京广线,所以浙赣线上聚集了萍乡、宜春、新余、南昌、鹰潭、上饶六个地级市。这六个地级市里面的新余下辖一县一区,鹰潭下辖一县两区,都是超小型地级市,均成型于80年代,一个有钢铁,一个有铜,萍乡属于小地级市,有煤。宜春、南昌、上饶没啥资源,但是大地级市。升格超小型地级市,本来是为了搞工业,原本想齐头并进,但都是小盘子,聚集效应没有了,那个年代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于是就谁都做不大,失去规模集聚,这是与工业化规律相违背的。
江西不是不可以产生与南昌并驾齐驱的地级市,但是被平均主义断送了,错过了改开前30年那一波,往后就没机会了。珠三角、长三角就像黑洞一样,江西没起来,90年代前还能安于自家一亩三分地谋生,后来就只能外出打工、外出发展,这是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在华中地区的区位优势方面,南昌远远比不了九省通衢武汉市,也远远逊色于地处南北大动脉的长沙市,还得被湖北、湖南吸,所以南昌也难以做大做强,领头雁都不强,下面的就更不堪了。江西成了名副其实的经济洼地。
南北方向的京九线,20世纪之交才通车,对江西来说,太迟了。江西全省的精华在浙赣线沿线和昌九平原地区,吉安、赣州地处中南部山区,交通落后,通车这么晚,想追上来谈何容易。
江西本地人认为江西人性格不突出,属于典型到迂腐的儒家文化区,重农重官,要么当农民,要么当官,古代讲的士农工商,后面的工和商,江西人都不行,赣江黄金水道辉煌的时候,江西人经商才搞出点名堂,之后销声匿迹。没有浙江人一分利也赚的商业头脑,没有湖北人的精明,没有湖南人敢打敢杀的狠劲,没有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带头闯劲。
近代以来的TPTG运动,江西减口1000万以上,TDGM时期,江西牺牲巨大,建国时人口仅1300万左右,彼时全国人口总额是5.4亿左右,同为黑河——腾冲线以东的省份,江西人口垫底,与对台前线的福建省互为难兄难弟,比湖南省少了一半。
以上这些,是我对江西目前经济洼地的一些个人认知。至于江西想逆袭翻盘,我提一个想法:
1.把宜春市的丰、樟、高,并入南昌。这三个县级市经济较发达,人口加起来有两百多万,并进南昌可以突出南昌的头雁效应。
2.把新余市和萍乡市降格为县级市,统归入宜春市管辖,减弱隔壁长沙的吸力。
3.把鹰潭市降格为县级市,并入上饶市,减弱上饶人大面积往浙、沪跑的动力,留住人。
4.浙—赣—粤运河据说会落地,届时江西南部方向的发展机会也更多。
期盼江西的明天更美好吧,毕竟作为江西人,对家乡太有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