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伊哈联合能实现自给自足吗?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482737”推荐,来自《俄乌之战不同于以往的几次局部战争,以下特点大家发现没?》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小钉子
- 我认为你过高的估计了中国的力量!中国经济至少有1/3是依赖外贸,这主要都是欧美市场,事实上,我认为如果算上间接原因的话,中国经济大概有一半都是靠外貌,特别是新冠这几年,一旦事情搞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一旦为了救援俄罗斯,把西方彻底惹急了,让他们让印度来替代中国,把订单都给印度,那么,中国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天然气,大宗商品等等的,那中国也就救不了俄罗斯了,到时候自己的经济状况什么样子,恐怕都不好说,毕竟外贸若单子没了的话,涉及到中国差不多1/3的劳动力,1/3的家庭,这个问题怎么办?那恐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课题!
中俄伊哈联合能实现自给自足。
1,石油天然气,铀矿等矿产:俄国伊朗是第一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国,中国石油储量第七,也是重要产油国。
油,中国自产六成,不足部分有俄,伊,委等国供应。
中国新开三条陆上油路:中俄,中缅,中哈(哈萨克斯坦)。所以断海上油路没有用。
且中国本身就是产油国,自产油能供应半数需求,到战时,只要停开私家车等民用油只保军用,连进口都不需要了。因为不足的部分都是民用需求,停了就用不着这么多油了,到时自产油就够用了!
俄是铀储大国,俄是木材矿产储量大国,铁矿也有。中俄哈伊能满足九成九的能源需求。
2,粮食
中国俄国哈萨克都是土地大国和产粮大国。中国粮食自给九成,
继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实验成功之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冉经历10年艰苦探索培育的“齐黄34”号耐盐碱大豆也喜获丰收。
山东东营一片盐碱地种植的大豆亩产达到600多斤,超过大豆平均亩产260多斤的一倍以上,这个产量甚至超过2020年美国转基因大豆435斤的平均亩产量。
中国有盐碱地9913万公顷,如果只开发其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3亿亩种植大豆,以亩产500斤计,可以收获7400万吨大豆,如果再加上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的技术,将一举扭转中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
第四代核能、海水稻、盐碱地大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基本上补齐中国主要的资源短板。可以保证在未来最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且中国是有粮食储备制度的。中国的储备粮保证至少二年的量。国家权威早有消息发布。而且中国的储备粮不是集中存于某处而是所有省县市分散式储藏,中国一直在为缺粮做准备。
到战时,既使缺粮,中国还可重拾粮食配给制度,将粮集中管理,按人头平均分发。
以中国自产粮及储备和从俄哈等国调粮,完全可以保证至少三年的用粮。所以,根本不存在粮食匮乏问题。
俄国,哈萨克都是产粮大国。俄年产粮1.5亿吨到2亿吨,年出口5000万吨到5500万吨。哈萨克也是粮食出口国。中俄伊能实现粮食自给。
3,工业品,日用品。
除部分高端芯片和高端机床外,中国已能生产九成八的产品。是世界第一工业国,第一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既使是弱项的芯片机床,中国也能自产中低端产品,只是高端不能自给。
4,武器军备:
中俄是第二三位的军事强国。中国是第二武器生产国,俄国是第三武器生产国。全面分析中俄伊等上合集团的实力,足够支持一个完整体系。既使和西方脱钩也能实现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