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大脑记不住3岁前的记忆”?
【本文来自《大脑为啥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你小时候到底看见了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星侠
- 小外孙刚好一岁半。前天过去看他,见他理发了,便问理发了?小家伙呵呵几声用小手拍拍头,理解了是说他的头发。等一会又呵呵了几声,用手指了指卫生间,意思是在卫生间理的发。说明他的思维是既有记忆也有联系的。
同意你的观察。
文章说“大脑记不住3岁前的记忆”,不应该是指婴儿只有过3岁才能懂事、记事。大脑的发育、学习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的。
据说孩子出生3个月后,就能听懂一点最亲近的妈妈的意思,当然前提是母亲每天都对着婴儿自言自语,3个月后婴儿就会有对母亲说话的内容有反应。
俗话“应声而走”,一般来说婴儿一周岁左右就能开始站立行走,同时也能开口说话了。这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母语内核。一岁半的孩子,应该可以流利的说整句话了,大脑应该开始能记忆和联系了。
但是大脑最初记忆的地方,应该容易被后面的记忆覆盖,以后就逐渐分成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俺的猜想应该是3岁后才能形成比较稳固的长期记忆模式。之前的大脑记忆区域被当做短期记忆区域,原来记忆内容被后来的信息的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