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电动代步车存在三方面安全隐患亟待重视
近年来,因行业生产门槛低、法律法规不完善、综合监管难到位等原因,冠以“新能源汽车”“老年代步车”等名义的三、四轮低速电动车大量进入道路交通领域,加之由于车辆体积小、便于操作驾驶、生产销售等环节监管空白等特点,深受老年人喜爱。由于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车辆技术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等原因,经常发生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目前在路面上驾驶老年代步车的人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这部分人由于未经过系统的驾考学习,导致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经常出现闯红灯、逆行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埋下了安全隐患,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据海宁在线消息,在2021年8月18日,海宁市区海昌路西山路口老年人费某驾驶电动车由南往西左转弯时与由东往西直行的汽车相撞,经调查,费某闯红灯过路口,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汽车无过错,不承担事故责任。
无牌上路行驶属交通违法行为。据了解,目前市场销售的三轮、四轮电动车型的老年代步车均未列入国家工信部《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不符合办理车辆注册登记的法规要求,无法在交警车管部门办理牌证,上路行驶属交通违法行为。据腾讯网8月18日消息,工信部装备工业司2018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由低速电动车引发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增长,近三年年均分别增长23.3%和30.9%。
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据悉,市场上多数老年代步车性能未达到相关参数标准,在操作、制动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部分车辆的尺寸、刹车、灯光、速度、电池等不符合国家标准,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加大对老年人交通安全只是的普及和宣传,提高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倡导选择安全合法的交通工具出行。二是开展专项违法整治,对不符合规范的行驶行为依法进行劝导,对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老年代步车查扣和处罚。三是多部门联动,加强市场管理,严格管控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