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青训是市场化的,场地、教练都贵的离谱,而在西方国家是政府补贴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523708”推荐,来自《不妨从城市的角度聊一聊中国足球》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83年的小石头
  • 净扯那些没用的,光发展青少年足球有什么用。光踢球有出路吗,就算一个孩子从小学开始学踢足球,那得花多少钱算过吗?各种装备,教练的费用场地的费用,还有练体育的各种营养伙食,伤病的医疗费。这得多少钱?就算这笔费用大部分国家出了,这孩子好不容易上了高中了,孩子参加高考不?学习的时候全去踢球了,能考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就算靠特长靠加分靠国家运动员的资格进了大学,毕了业怎么办?他靠什么找工做,他全家怎么活?中国一共多少俱乐部?国家队要的队员是不是有数的。这孩子大学毕业了进不去国家队怎么办?光看英法德日注册球员多,不看看人家是怎么养这些上百万的注册球员的,就中国这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的现状,想养上百万的注册球员,算过账没有?

    要想注册球员多我有个好办法,凭合格的注册足球运动员资格给个公务员编制,注册球员马上躲起来。

首先一点,让孩子踢球是为了运动、为了健康成长,还是为了成为职业运动员、为了就业?

职业球员的成材率多低?哪怕是在巴西都是。

第一点都没搞明白就瞎扯,还什么注册足球运动员资格给公务员编制?有用吗?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基层青训都是市场化,场地、教练都贵的离谱,而在西方国家,是政府补贴。

这才是核心问题,如果1年只需要千八块钱,又能锻炼身体,你看看踢球的孩子多不多?出去踢球总比抱着手机打游戏好吧。

再接下来才是专业基层教练、选拔机制、青训补偿机制、职业联赛机制等等问题。

你说中国有多少俱乐部,你以为不能增加吗?问题是现在就这些球员,单纯增加俱乐部不就是滥竽充数,比赛质量降低。

如果有足够的足球人口,不仅职业俱乐部可以增加很多,除了全国联赛,更省市还可以自己举办联赛、杯赛,像巴西,不仅有4级职业联赛,还有各种州联赛,圣保罗州、里约州等等。国外的足球人口多,也不是都在踢顶级联赛。

至于就业问题。

首先在13-15期间,本来就应该淘汰一大批人,其次职业俱乐部、青训机构、校园足球、真正市场化的联赛能做起来,也会足够的能力消化。

职业俱乐部除了球员,还有管理层、教练团队、各级梯队不都需要人,青训机构、校园足球不也需要教练,市场化的联赛不也需要解说、评论、媒体、裁判、运维。

不过没有参与度,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