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央视春晚之印象,四个字——越来越难

500

作为普通观众,看过今年央视的春晚,能够感受理解幕后主创团队的“殚精竭虑”、台上演员“激情洋溢”、现场观众“热切期待”、电视观众收看后感觉“乏善可陈”,其实大家都尽力了,最后的印象就四个字——越来越难!台前幕后都很不容易,观众全部看完也很辛苦。其它也就不想多说了……

毕竟自从1983年的首届春晚,不知不觉已经伴随大家走过近四十个年头。观众从第一届节目带来的新鲜欢快、到每年的热切期盼、到引起大家发自内心的欢笑不断、到可以热议一年的脍炙人口优秀节目、到每年春节约定俗成的不可或缺、到观众期待值越来越高节目内容创作却难以满足、到如今的年轻人不感兴趣、中年人不满意、老年人的固守依恋成为最忠实粉丝……(相信通过收视率的具体数据可以获得验证)。

春晚这一路走来正如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出生睁眼看世界的新奇、到少年的求知、到青年的激情、到中年的沉稳、到中老年的疲惫、到晚年的固执……

春晚场面从简单朴实到逐渐丰富、到宏大繁华、到时代科技感炫目,也侧面展示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历程。

自从春晚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点“工程项目”后,央视就不惜投入巨资集中各部门最优秀的人力物力来服务春晚,每届主创团队都投入了巨大精力、竭尽全力希望实现不断的突破,演员也都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尽心尽力表演,唯一目的就是设法来满足日益提高的观众口味。

但是,将一台电视联欢晚会连续上演近四十年,还想永远持续保持甚至超越曾经的青春和精彩,实在是太难了!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

除非,春晚能够顺应时代的变迁潮流,做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完成一次再生新生的蜕变。充分结合新时代、新技术、新理念,以全新的形式和构思推出,立足于人民的内心对未来的憧憬希望需求,展示时代未来发展的美好方向,来创作节目内容,以满足青年人需求为主兼顾中老年观众。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内容要适当超前于现实、重新激发观众的好奇和期待、用科技和创新来包装演绎观众喜爱的歌舞节目、用独具创意的形式更有喜感的内容来充实展现语言喜剧类节目、增添传统形式以外的节目内容。

春晚只有思想形式上的巨大突破和创新,才能获得春晚的新生。

今天的文化市场现状是,娱乐形式内容越来越多元化、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求新奇刺激的快餐式文化到处蔓延。要求央视做到以上要求虽然很难,但是只要观众需要,只要未来的主创团队敢想敢闯敢干就会有希望。否则春晚就必然沦为“鸡肋”,引来更多不满,最终被时代淘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