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减负就是所谓的国际经验

了解下西方教育。公立学校里,想学习上课外的是一波。不想学的快乐的是一波。两波人一般没有交集。想好好学请上私立学校。

我不认为国家想看到这种结果。但已经学到了精髓。教育过程本身成为了筛选机制。考试只是辅助。

之所以家长挤好学校,不是因为好学校尖子生如何如何。在于好学校可以兜底。我朋友的高中,全校最差都可以上二本。我高中的最差只能去打工。我同学家是当地纳税大户,花钱进的。

现在双减意味着拼得更狠了。意味着大部分能晋级的家庭里,父母永远较高学历和素质的会站多数。说不好听的,有点阶级固化了。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机会将会大减。

学校课本不再成体系,需要学生自己归纳。大部分先拥有这种能力的,不会是留守儿童。因为需要大量练习。学校不再兜底,意味着家庭兜底。

国内有要平衡教育资源,所以各地高考录取分数不一样。今后这个现象可能会更明显。

前几年看到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就知道要玩公立减负。教育本身成为筛选,反智会必然会出现的。国外反智浪潮起因是当小白鼠当多了。我认为国内不会有这种浪潮。但我认为会导致地下教会和传销以及各种所谓培训逐步增多,远超现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