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同富裕问题以及国企私企问题的讨论
1、关于私企比国企有效率的说法,举出私企比国企赚钱的例子。
答:学生都学过,社会主义搞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私企和国企效率根本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私企通常说效率指的是它们的挣钱能力,而公有经济的效率肯定不是指挣钱。国企的效率我是这样认为,是用给定的资金(资源)为多少人服务或者生产多少给定产品的效率。
比如:公立医院用了多少钱(员工工资+各种药费+各种损耗)给多少病人服务,效率就是原来用这么多资金给100个病人救治,现在同样的资金给105个病人救治。这个就是效率提高了。
而对于私立医院来说,跟救治病人数量根本没有关系,而是花了多少经费然后赚了多少钱,赚越多越有效率。那么私立医院必然把病人的病,从无病看成有病,小病往大病治。这样在私立医院看来效率很高(赚钱多),而在公立医院看来效率低下,因为花那么多钱才治疗那么几个病人。
还有公有经济是否赚钱其实我认为关系并不大。公有经济赚钱了上交国家,然后再有国家通过各种方式用于全民的福祉,跟公有经济亏钱了,而这个亏的钱实际上是全民享受了,比如:铁路等公共服务机构,这个有多少区别。
而在我看来,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有经济成分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提高公有经济效率而放的鲶鱼。
2、关于私企比国企的管理人更负责的说辞,无非是说私企是老板自己的,老板对他自己的东西认真负责对吧。
答:这里有一个驳论,既然认为一个人只对属于他的财产认真负责的话,那么私企的效率肯定比国企低下,因为私企的大部分员工是没有企业的所有权的,所以在私企中绝大多数的人是没有劳动积极性的,相反国企是属于每个人的。
私企小还行,可大了,下面成百上千的员工,甚至上万的员工,这里面绝大数工作是员工做的对吧,老板只是一个人,他没有36双眼睛,18个分身,他也只能管到他看见的地方,他也要吃饭睡觉。当然他可以请职业经理人,而职业经理人相对于私企不就是外人和别人吗?
同时也可以看出来那些鼓吹私企的人不是真爱国,因为根据他的私企有效率理论,因为现在中国没有君主,他肯定不占有中国的产权,所以根据他的理论,他肯定是不爱国的。
3、纳税+雇员,给社会提供就业。就是爱国行为?
答:私企不是创造了就业,而是私企占用了就业机会,这些人的就业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社会上本来就需要的,而且由于私企从员工身上剥夺了剩余价值,是减少了员工的收入,加大了收入差距,从整体上是减少了社会的总需求。
如果雇员+纳税就是爱国,那么大部分低收入中国人肯定是没资格爱国的。此外外国企业在中国也雇员+纳税,那外国企业也爱中国?他们只是爱中国人的钱而已,如果在中国赚不到钱,他们不会来中国雇员+纳税,这个就是生意,生意被说成是爱?同样私企对中国的爱也是如此,因为只要随着赚钱的不同,他们的雇员+纳税是在增加或者减少的,根据这个的理论,他们对中国的爱也是随着赚钱的多少变化,说到底还是买卖。
4、企业当然从员工身上赚钱,但是员工难道不是从私企身上赚工资了吗?一个提供资本赚钱,一个提供劳动赚钱。再说了国企不从员工身上赚钱吗?国企赚的钱都分给员工吗?
答:由于私企老板剥削了员工的剩余价值,私企的员工获取的工资仅仅是其创造的价值一部分,至于国企的利润是上交国家,然后国家用于全民的福祉,重新回到人民手里,跟私企老板独占根本两回事。
5、现在大量用机器替代人,老板把大量员工裁员了,是不是应该表扬老板不再剥削人啦?被裁员的工人是不是应该欢天喜地回家庆祝不被剥削啦?
答:剩余价值是对人才说的,剥削是对人剥削,不是对机器,否则你家有洗衣机,你是不能剥削洗衣机。
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用机械代替人的劳动,并非只是现在自动化才出现,可就历史上长远看,就业人口减少了吗?相反是在大幅增长,因为不断的有新的工种和行业出现。
只要有人在私企里就有剥削,使用机械只是老板被外界竞争的逼迫而已,就资本家自身来说是不愿意的,因为这样使得投资大幅增加,有机构成(人)的比例下降,导致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这个就是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垄断的原因,因为垄断可以减少竞争,保证一定投资回报率。这些都是马克思指出过的。
6、那一个老板用100台机器人,一个工人都不雇佣,维护保养外包给其它公司,那他是不是就不产生剥削的剩余价值啦?那这个老板积累的财富是不是就不是靠剥削剩余价值产生啦?
答:如果真有全自动工厂的话,老板一个人开动全工厂的话,那么的确是没有剥削的。美国就有家庭农场个人农场,农场主就是买了全部农业机械,你能说这个农场主剥削吗?这样的自动化工厂主就是个豪华版的个体户,不能认为个体户剥削,因为他无人剥削。
这个对于某个单个企业存在这样的个体户是可能的,可就整个社会经济来说,主要还是以雇员的企业为主,会有新出现的工种和行业,比如;为这些自动化工厂维护的企业,生产自动化机器的企业。有人存在的私企就有剥削存在。
7、关于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答:共同富裕当然不是吃大锅饭,不是强行把大家的收入拉平,而是按劳分配即可。既然是按劳分配,那么大多数人的智力是相近的(例外只是少数人),劳动时间是相近的(即便不睡觉也不可能比别人多多少劳动时间),同时又是在同一社会里,其技术条件是一样的。他们创造的劳动价值应该是接近,所以他们的收入理应是相近。而这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现的。
8、说:市场经济鼓励竞争,计划经济减少竞争。市场经济是反对垄断的?
答:市场经济跟竞争没关系,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市场经济,可是囤积居奇比比皆是,每到荒年粮商都不用互相通气,一起自动开始惜售粮食抬高价格,这个哪里体现了竞争?
到了资本主义更加普遍,这个在德州暴风雪时德州的电力企业表现的非常典型,德州的电力市场有吗?有,可是有竞争吗?没有。
资本家天然不喜欢竞争,因为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资本家是被动的应付竞争。与其等待黑天鹅事件造成的囤积居奇的机会,资本家更加愿意使用价格同盟,或者干脆就是形成垄断,来制止竞争。
第一部反垄断法就出现在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居然要靠国家强制力(这个非市场因素)来维持竞争,本身就是对市场经济鼓励竞争的否定。
计划经济中也并非没有竞争,劳动竞赛比比皆是,只不过计划经济的竞争动力不是争取利润而已。军迷都知道,苏联每个军品的量产的产品都是由多个同类产品互相竞争的优胜者。计划经济是恢复人类搞生产的本来初衷,就是满足人民不断物质和文化需要,不像资本主义搞经济的目标已经异化了。
9、为啥美国会脱实向虚(资本脱离实业流向虚拟经济)?
答: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脱实向虚,甚至市场经济必然是导致脱实向虚,只要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是以争取金钱为搞经济的目的就会如此。无他,只因为搞虚拟经济远比搞实业更加赚钱,利润率更高而已。在资本家看来搞实业是为了赚取利润不得不做的麻烦事,如果有聚宝盆直接能把钱增值就好了,现实中有吗?有,搞金融就是,里面金钱的增值比例有时候连聚宝盆都无法比拟。
只要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当苏联还在还有外部竞争时,美国的实业是非常强大的,可当苏联倒下,美国称为第一超级大国后,美国在加速脱实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