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海鲜餐厅七欣天赴港IPO,经营256家餐厅,将炒蟹及海鲜和火锅相结合

500

据港交所1月12日披露,七欣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银国际与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500

公开信息显示,七欣天最早源自于七子餐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06年6月1日,专营新香辣海蟹火锅。

七欣天是中国领先的中式海鲜餐厅运营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收入和餐厅数量计算,七欣天是中国最大的海鲜餐厅,占高度分散的中国海鲜餐厅市场总市场份额的1.2%。

七欣天提供独特的餐饮体验,围绕着标志性的“一锅两吃”吃法展开,并因其独特的口味和优质的食材得以加强。

自2009年成立以来,七欣天将炒蟹及海鲜和火锅这两种截然不同且广受欢迎的外出就餐选择结合,形成一种单独食用所无法获得的和谐、独特和美味体验。通过这种特殊的用餐方式,七欣天认为其亦能够抓住火锅餐饮市场未来的增长机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自营餐厅的收入计算,七欣天是中国第三大火锅连锁餐厅。

500

据了解,在港交所已经有2家已经上市的火锅连锁餐厅,分别是呷哺呷哺(HK:00520)和海底捞(HK:06862)。其中,呷哺呷哺于2014年12月登陆港交所,海底捞则在2018年8月挂牌。

而除了七欣天外,粤式火锅连锁店——捞王(全称为“捞王锅物料理”)也在冲刺港交所上市。此前的2021年9月2日,捞王在港交所公开递表,目前尚未聆讯。不过,捞王主打的是“粤式火锅”,和呷哺呷哺、海底捞等的定位不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的海鲜餐厅市场由2016年的人民币1,05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1,2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预计2020年至2025年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由人民币1,215亿元增长至人民币2,46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2%。

此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火锅餐厅市场的收入以2.6%的复合年增长率由2016年的人民币3,95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人民币4,380亿元,并预计以约1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25年达到人民币8,501亿元。

自成立以来,七欣天主要在江苏省及周边地区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积累声誉并扩张餐厅网络。截至2022年1月8日,七欣天于江苏省的各线城市经营超过100家餐厅。七欣天亦将餐厅网络扩展到中国其他地区。截至2022年1月8日,七欣天在中国九个省和一个直辖市的48个城市经营256家餐厅。

公司计划于2022年开设约70家新餐厅,截至2022年1月8日,其中30家已签订租约但尚未开业,而七家餐厅已与出租人签订意向书。此外,七欣天计划于2023年及2024年分别开设100家及130家新餐厅。

财务状况方面,于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七欣天税前利润分别达到1.1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39亿元及3.31亿元。

于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七欣天的年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达到8115.7万元(净利率6.3%)、1.72亿元(净利率12.1%)及2.59亿元(净利率17.5%)。

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末,七欣天的餐厅数目分别为180家、207家和250家。报告期内,其每家餐厅的日平均收入分别为2.21万元、2.22万元和2.54万元,翻台率分别为2.1、2.1和2.2(次/日)。

本次冲刺港交所上市,七欣天拟将募资金额用于扩大餐厅网络;用于加强该公司的供应链能力,包括资助其于沿海地区建立中央工厂以低温储备海鲜;以及用于营运资金以及一般企业用途等。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