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空调取暖本身就违反物理规律,和能耗关系不大
【本文来自《明明空调的热效率是最高的,为什么网上各种电暖气的销量还这么火?》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用空调取暖本身就违反物理规律,和能耗关系不大。
所有人都知道,热空气轻冷空气重的道理。人在室内大多数情况处于坐姿、卧姿状态,对人体温度有影响的环境温度是地表1.5m以下(按状态时间主要为0.5m~1m)的气温。空调温控(感温包)设置在进风处,挂机高度2m+,柜式高度1m+,对应的就是设定温度高度,当此高度气温达到即停止制热。而这时人们停留高度的气温远远低于设定温度,体感温度还是不高(柜机好些)。要想解决0.5~1m温度(制热)达不到人们需求的问题,技术很简单,成本不简单(材料、工艺、设备全面修改升级,能耗翻倍)。所以,所谓“空调”真正的用途还是它发明时的原始用途——冷气机。
我国南方地区,冬季大多(几乎)气温在零度以上(室温还要高一些),建筑考虑的更多是散热,用空调取暖是最不经济的方式(即使是中央空调)。现阶段采用直接取暖的方式更经济实惠,烤火炉可以立即感受到热辐射,暖风机能迅速接受到热空气。
本人认为最经济的取暖方式是地暖。古语道:寒从脚起。只要脚下面的温度足够,不管南方、北方都能舒适的过冬(过去东北过冬的火炕、暖阁实际就是地暖)。现有的地暖产品,从产品到施工工艺,都不能同时满足经济性、便捷性、耐久性的要求,成本高昂。如果能研发出一种耐久性与现有地面材料(地砖、地板)相当、施工方式变化不大、价格增加不多、能耗在50w/m2以内的产品,对采暖行业将是颠覆性的。
我房间的空调就是冷热空调,挂在距房顶约0.5m高的房间墙上,制冷确实很给力,但是冬天制热时,很明显冷热有分层,按高度分上下两层,上暖下冷,暖气很难下到睡床上(开了扫风的),所以我现在在冬天,都不开空调暖气了,取暖效果是真心拉跨。
但是空调本身是不产热的,空调的作用是搬运热量 南方大多数地区夜间的最低温度高于0度 现在新买的空调有一些甚至能保证在零下30度都能开机 在0度左右工作是轻而易举的 就算你不开电辅热 只用空调的制热功能 一块钱的电费也能产生2到3块钱的热量 效率是要远远高于用电热器取暖的
但是据我所了解,南方其实用空调取暖的并不多 我在宁波居住 至少我周围是这样
我个人分析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是大多数南方人每年冬天都已经冷习惯了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觉得需要进行取暖 觉得冷了,把被子换成厚的 在屋里穿着羽绒服就好了 如果实在觉得太冷,可以出去走一走 发现外头其实比屋里更加暖和
第二点原因 是空调还是有风的 相比于电暖气 快热炉,油汀 小太阳 等取暖器 空调的运行就会发出噪音 就算是比较新的空调,拥有睡眠模式,也是有一定噪音的
而且空调毕竟是安装在靠近天花板的地方
这种安装方式主要还是为了夏天制冷的时候 方便冷气下降 而到了冬天取暖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热气会飘在天花板上 给人一种头上很热,但是脚底下很冷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很不舒适
而一些最普通的暖风机 虽然也有噪声 但都是在地面比较低的高度吹暖风 暖风会向上升,正好把整个人都变暖和
所以这里我说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各位愿意尝试的可以试一试
就是打开空调的同时,再准备一个电风扇 把电风扇也打开 如果是吊扇效果更好 空气循环扇也可以 通过风扇来快速的把整个屋里的空气都混合均匀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空调造成的 头热脚冷
用电的总归没有用燃气的效率高
首先热空气向上没错,但是现在好的空调有导风机制可以把风导向地面,如果空调没有这个机制也可以自己买导风板。
其次,空调制热因为热空气向上确实会导致温度感应不准,但实际上空调自己也设置了补偿程序。而我们实际上调整空调温度会设置一个让我们感受舒适的温度值。
再次,你认为即使中央空调也不合算,似乎误以为中央空调能耗比优于挂机,实际上并不一定。第一中央空调压缩机更大,只开一个房间会很难处于合理的运行效率区间。其次,中央空调外机只有一个,所以冷媒传输距离往往更长,增加能耗。最后,中央空调一般采用房间侧面吊顶处设置垂直的出风口,更难有效将热风导向地面。
能耗上可以对比一下。挂机例如一级能效的长虹KFR-35GW/ZDTCW1+R1,额定制冷功率790W,制冷量3500W,也就是说一份电可以制4.43份冷气。额定制热功率1250W,制热量5000W,一份电可以制4份热空气。而且从参数看超低频的能效比也超过2倍。
中央空调例如一级能效的美的MDVH-V160W/N1-EGC(E1),制冷功率4300W,制冷量16000W,能效倍数3.72,制热功率4350W,制热量18500W,能校倍数4.25,制热比挂机稍有一点优势。但是内机还要单独计算能耗。而且开一两个房间的时候根本不需要1万多瓦制热量,这时候中央空调运行在超低频,很难达到最佳的能效比。
空调是热泵,可以用1kW电搬运几个千瓦的冷热量。这就是最大的优势。五六年前的空调制热还不太行,但现在已经很强了。
首先热空气向上没错,但是现在好的空调有导风机制可以把风导向地面,如果空调没有这个机制也可以自己买导风板。
其次,空调制热因为热空气向上确实会导致温度感应不准,但实际上空调自己也设置了补偿程序。而我们实际上调整空调温度会设置一个让我们感受舒适的温度值。
再次,你认为即使中央空调也不合算,似乎误以为中央空调能耗比优于挂机,实际上并不一定。第一中央空调压缩机更大,只开一个房间会很难处于合理的运行效率区间。其次,中央空调外机只有一个,所以冷媒传输距离往往更长,增加能耗。最后,中央空调一般采用房间侧面吊顶处设置垂直的出风口,更难有效将热风导向地面。
能耗上可以对比一下。挂机例如一级能效的长虹KFR-35GW/ZDTCW1+R1,额定制冷功率790W,制冷量3500W,也就是说一份电可以制4.43份冷气。额定制热功率1250W,制热量5000W,一份电可以制4份热空气。而且从参数看超低频的能效比也超过2倍。
中央空调例如一级能效的美的MDVH-V160W/N1-EGC(E1),制冷功率4300W,制冷量16000W,能效倍数3.72,制热功率4350W,制热量18500W,能校倍数4.25,制热比挂机稍有一点优势。但是内机还要单独计算能耗。而且开一两个房间的时候根本不需要1万多瓦制热量,这时候中央空调运行在超低频,很难达到最佳的能效比。
空调是热泵,可以用1kW电搬运几个千瓦的冷热量。这就是最大的优势。五六年前的空调制热还不太行,但现在已经很强了。
用电的总归没有用燃气的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