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不卖惨,开始装穷了?
不会吧,不会吧。
环卫工人都卷起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最近不是喜欢在网上刷正能量视频,想要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嘛。
可能是系统洞察了我的心理需求,开始频繁给我推送这类题材。
然后,我就看到了一个95后女孩凌晨两点扫大街的视频。
95后美少女当环卫工,凌晨两点扫大街
一个来自湖北的95后农村女孩,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供弟弟上学,每天白天晚上轮着转。
白天在作坊做衣服,晚上就抡起扫帚扫大街。
硕大一包的垃圾,要自己扛去垃圾站。
环卫工的工作,要从凌晨2点一直干到早上,饿了就自己买个四块钱的凉拌海带充饥,吃完回家还要给通宵上班的妈妈准备早饭。
虽然工作辛苦至极,但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却极少。
凌晨扫街,一个月到手才2000块,而房租一个月就得去掉800。
为了赚钱给父亲治病,她连续三年没有回家。
好不容易回次家,还得帮年迈的爷爷劈柴,帮驼背的奶奶洗衣服。
我蚌埠住了,兄弟们,这就是孝子贤孙啊。
83岁的奶奶心疼孙女,从低保账户里取钱给孙女买她最爱吃的橘子。
孙女也没有辜负奶奶的疼爱,临走的时候买了几袋水果放在奶奶家紧锁的大门口。
还往门缝了塞了一把钱。
然后女孩就穿着自己的绿色解放鞋,拎着粉红色大行李箱回到广州,重启自己的打工生活。
女孩有时候连吃一个月白馒头,就为了多省点钱给父亲治病。有时候觉得疲惫,吐槽家人因为她干环卫瞧不起她。
但广大网友被她的坚强和善良感动,称呼她为“最美环卫女工。”
随着缝衣服的手艺日益精进,现如今她已不再扫街,变成了一个服装厂的女工,顺带拍拍视频。
视频里的她总是妆容精致,活力满满,像极了服装厂的千金下凡体验生活。
视频文案也从“父亲生病,家人瞧不起自己扫大街”,变成了 “自己单身,想找个好对象”。
只不过女孩数学不大好。
一会说自己95年,今年28岁了,一会说自己今年26岁。
和飘忽的年龄相比,起伏更大的是工资。有时候通宵上班,月入2000 。有时候工作20天,就能收入5000 。
由于不再以环卫工人的面貌示人,她的视频点赞量急剧下降。
原本动辄几万的点赞数,现在已经变成了两三千。
评论区有老哥质疑,干着最苦最累的活,皮肤白的和刚剥壳的鸡蛋似的,忒假。
这当然遭到了小妹的强烈反对。
但也有老哥表示:别看视频每天演的很辛苦,人家每天早上在直播间要礼物的时候,小嘴可甜了,刷热气球还可以加微信呢。
还有老哥现身说法表示广州的环卫工扣完五险一金之后到手有四千多,还可以申请廉租房。
这个视频,太假了。
假装底层劳动人民,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吸粉套路。
穿着职业服的职业演员
我想知道这类视频有多普遍,于是分别以【快递员】、【外卖员】、【农民工】等职业进行搜索。
然后我发现,粉丝量靠前的全靠“演戏”。
其中一个昵称为【快递员林XX】的小哥,小哥的视频内容,是扮演快递小哥万能的一天,比如帮忙直播、帮忙开演唱会、帮忙带孩子等等。
更过分的是,居然还能帮医生看病做手术。
凭借帅气的外表和职业拍摄团队加成,这个小哥成功做到了900万粉,视频广告一个接一个。
而以外卖小哥为题材创作的视频则就更多了。
这一页里,能有一两个真实的外卖员就不错了。
大量的00后、90后年轻人穿上了外卖小哥的衣服,走在街头假装自己真的在送外卖,而且各个都是单王,用生命与时间赛跑。
但他们不是真的外卖小哥,个人介绍里也没有写着“演员”两个字。
他们模糊自己的身份,靠扮演外卖小哥骗取流量。
他们拍摄短视频的目的从来和记录生活无关,从头到尾剧本里写的都是“赚钱”俩字。
赚钱固然没错,但这是否是某种意义上的欺骗呢?
当然网上也有很多真实的草根网红,比如央视报道过的农民工川哥,就是一地地道道的农民工。
靠着拍视频记录自己的生活,每个月的视频流量分成有1w+,用副业的收入,他给家里添置了空调,办了新衣,偶尔也带媳妇吃吃大餐。
还有那个带娃送餐的饿了么外卖小哥,现如今他的女儿已经两岁了,他依然在拍短视频,记录自己一家的小生活。
晚上有空的时候,也开开直播带带货。
他们的视频里没有套路,也没有剧本式的矛盾与冲突。
没有谁瞧不起谁,没有成天被客户刁难,也不是扫地僧,做不了手术干不了翻译。
他们的视频真实、而且简单。
但遗憾的是,甲方爸爸似乎并不怎么喜欢这类账号。而他们也没有足够好的口才,不能舌灿莲花要人打赏。
用体力换钱的工作从来都不轻松,他们根本没空在上班时间开直播,拍视频。
你要是喜欢这类视频,你能看到平凡的幸福,你要是不喜欢,你只能看到日复一日的流水账式的重复。
为什么是农民和环卫工?
2019年的时候,抖音发布了热门职业TOP20,农民位列其中。
而2019抖音数据报告则显示,农民被点赞的视频排第8,环卫工人、美发师的热度也同样居高不前。
受众基础决定了视频平台的内容走向。
所以年轻漂亮的妹妹穿上了环卫工人的衣服,在直播间里扭胯热舞要打赏;青春靓丽的小哥化了妆在镜头前卖力地演出一幕幕尴尬的正能量喜剧。
演就演呗,可偏偏他们还不承认,非说自己就是真的。
那这和之前的卖惨有啥区别。
都是为了粉丝和流量,都是为了直播和带货。
靠【演】正能量来俘获观众,什么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了送一份快递,忍受顾客的无理取闹是外卖小哥的修养。
我可去你的吧。
不要神话任何一份职业,因为职业从来没有贵贱。
外卖小哥也一样,有素质低的在顾客的麻辣烫里尿尿;有为救落水老人不幸牺牲的;有小哥被刁难忍气吞声,自然也就有无端被辱骂坚持起诉的。
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也都是人,不可能像他们演的一样不计得失,不求回报。
要不然,你给他们养家糊口吗?
可是观众才不在乎,真实的外卖小哥记录自己的生活,视频永远在晃动,你甚至听不清他在讲什么。
因为超时会扣钱,所以争分夺秒送餐才是他们的日常。
可惜这样的日常没人看。
上海每2.5天就有一个外卖小哥伤亡,他们穿梭在机动车道里,有时逆行,有时闯红灯。
同样高危的还有建筑工地的农民工,高空作业,随时可能遇到危险。
但是短视频里的网红农民工,夫妻二人在未完工的建筑工地起舞,穿超短裙高跟鞋上高空检查作业。
这是把安全当儿戏。
假装底层劳动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一些网红骗粉骗流量的惯用手段。
但讽刺的是,
真实的劳动者依然在出卖体力养家糊口,而假装底层的网红却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
求你们别再演了,
保时捷都暴露了,还演啥啊。
给劳动者多留一条路吧,狼来了的故事听多了,以后谁还相信网上真的有穷人。
参考资料:
《抖音里的劳动者——短视频如何呈现“三百六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