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几个普通话和四川话的不同表达
【本文来自《反对把中文当音标,生造一些方言音译词语,比如“可乐”写成 “阔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无聊,列几个不同表达
普通话 做事情 “啰嗦,麻烦,磨迹”。四川话 “过场多”。“过场” 应该是 戏曲里面的术语 也叫过场戏。
普话 “聊天””唠嗑“ 川话 鄙俗一点的词“冲壳子””吹牛“。文雅一点“摆龙门阵”。“龙门阵”我琢磨这是从听评书“杨家将”里面著名阵法借用过来的。
普话 “外行话” 川话 “开荒腔”。应该是从 “荒腔走板” 变化来的。
普话 “太外行” 川话 “摸不到脉” 这应该是比喻类似很外行的郎中连摸脉都摸不准。
普话 “吃中饭”川话“吃晌(音shao)午”
普话“说话 ” 川话“开腔”“着声”。
普话 ”伸手不见五指” 川话 ”黑黢麻乌的“。
普话 ”比较楞的小胖子“ 川话 ”莽娃儿”。
普话 ”加油“ 川话 ”雄起”
普话 骂人词语里的”祖宗“ 川话骂人 ”先人板板”。
普话 “浪费好东西” 川话 “糟蹋圣贤”。
普话 ”阿姨“ 川话 ”孃孃“。
普话 ”买肉“ 川话 ”割肉(音 ru)“。
普话 ”犄角旮旯“ 川话 ”旮旮角角(音 guo)“
普话 ”豆腐乳“ 川话 ”豆腐醹“ 。
普话 俗语 “老婆” 川话 俗语“堂客” 。
普话 俗语 ”老公“ 川话 俗语 ”我家男的(音勒)“。
普话 ”该死的家伙“ 川话 ”砍脑壳的“。
普话 ”母鸡“ ”公鸡 ” 川话 ”鸡母““鸡公”。
普话 对小孩子说"蛋蛋 " 川话 对小孩子说“钵钵蛋“(我怀疑川话里面的 钵钵蛋 就是在小锅里面煮出来的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