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联想不是中国公司”,杨总说的没错
【注:本文写于2018年9月18日,今天重发,并非为了追热点,只是为了重温历史,以史为鉴。】
内容提要:
1、董事长自爆真相:联想不是中国公司
2、联想和杨元庆何必用扯谎来掩盖真性情呢?
3、可怜!这竟然是年薪过亿的联想董事长的认知!
4、同样都是全球公司,杨元庆和其他人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5、没错,联想从2004年起就不再是中国企业了!
6、震惊,年薪过亿的杨大董事长,居然连区区2万元的政府津贴都不放过
7、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怎么样?
1、董事长自爆真相:联想不是中国公司
杨元庆是否会成为压死联想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不得而知,但是喜欢联想的人不由得为他及联想的未来担心起来,因为从他主政联想十多年来,业绩乏善可陈,甚至用每况愈下亦不为过,而从其近来的一些表现来看,人们也看不到联想还有什么光明的未来,只看到一个试图两面讨巧的买办企业不断陷入自毁商誉的漩涡之中却始终没有自悟、自省、自醒,这样的企业,再大的国际化恐怕也是不可能有什么前途的。
联想被指“美帝良心企业”、买办企业是由来已久的事,本来这些说法都是专业网友间的互传,传播范围其实很狭窄,知晓的人很少,多数国人还一直以联想是“民族企业”而骄傲,特别是收购IBM和摩托罗拉之后。但今年联想5G投票门丑闻曝光之后,联想的买办真相一下子暴露在全国人民面前,联想那早已变质的“民族企业”招牌也彻底曝光并被砸碎了,因而引爆了严重的联想商誉危机。
当时联想董事长杨元庆又是发微博,联想集团又是发布声明的,但没有消除负面影响,反倒火上浇油,越闹越大,内幕越揭越多,皮越扒越狠,于是几近退隐江湖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5月16日重出江湖、率旧部集体发出杀气腾腾的江湖追杀令---“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
但遗憾的是,虽然当时引来了百余位资本家为联想发声站台,但也只是博了一下眼球,展现了一下柳传志的号召力而已,让人看清了中国资本家集团的抱团和可怕,可以说帮了倒忙。而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也没见联想究竟是如何行动的,又是如何誓死打赢荣誉保卫战的,虽有上百位资本家为联想助阵站台,效果还是很差不说,这也根本说不上是联想的“荣誉保卫战”,因为人们不知道联想究竟想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与谁作战,保卫什么荣誉?
谁都知道,联想真正的,最大的敌人不是网友,不是同行,不是其他公司,也不是中国血统,更不是中国的国家体制,而是联想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决策层的高管们,难道联想自己反而不知道吗?
故当9月13日,联想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终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响了联想荣誉保卫战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来狗真的是改不了吃屎的习惯,买办就是买办,美帝良心企业从未想过要成为中国良心企业,一直想去中国化的联想是最不可能有中国立场的,指望他们良心发现改邪归正原本就是最不切实际的奢望,此前国人关于联想的所有疑问其实早就不应该是疑问了,因为疑问的产生源于联想是中国公司,是民族企业,既然联想不是中国公司,就不该再有疑问了。
因为杨元庆最近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明确表示“联想不是一家中国公司”,这是自爆真相,也是再次划清联想与中国的界限,希望国人不要再因误会而加以指责了。
这分明是杨元庆的得意自豪之言,是内心意思的真实表达,是他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本来买办从来就是这样的心态,以洋为荣,以悦洋为豪,对他们来说,这没什么,这是真情流露,是取悦洋人的最好方式,是融入洋人圈子的最佳表白模式,对买办而言,这不仅不丢人,反而十分荣耀,无可厚非,除非你不是买办,而买办自然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都是买办思维,以当买办为荣的,这是买办难得的同理心。
但是,当此言传回国内并被批评时,联想又想在中国树牌坊了,赶紧发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声明,对此竭力否认,称媒体错误引用,是断章取义,曲解了杨元庆的原意---“联想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
(中国公司的年度大会放在美国,你相信这是号称根在中国的“民族企业”的漂亮说辞吗)
杨元庆也发微博,但十分吊诡的是,他并未说媒体有“错误引用”、“曲解”或者“断章取义”,而是称此是微不足道的“小波澜”,可见他当时对外媒说了什么是心中有数的。
他重点是秀一下自己的梦想--“联想不仅要做一家成功的中国公司,更要做一家具有包容力的全球化公司”,这一点与联想的声明紧密呼应,同时其用鳄鱼般的眼泪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网上也有文章在替杨元庆解围,说他的原意是“联想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无论联想的声明,杨元庆的微博,还是替杨元庆洗地的文章,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撒谎、扯淡,而且不打草稿!
2、联想和杨元庆何必用扯谎来掩盖真性情呢?
他们用撒谎和扯淡的方式发声明证清白,和5G投票门事件爆出时使用的手法完全一样,对网友关心的关键问题避而不答,对无关紧要问题的解释甚至复盘详解则不厌其烦,其实都是一个套路,耍两面派,欺侮国人没文化,傻。
因为,杨元庆明明白白说的是“我们(联想)不是中国公司”,而不是“我们(联想)不仅是中国公司”,这里没有任何歧义、曲解和断章取义,不存在任何错误引用。
外媒记者当面采访,次日(9月14日)公开发表,如果报道内容不是杨元庆的原话原意,是错误引用,是断章取义和曲解,是没有经过杨元庆的同意,那一是这样的报道一般不会发表;二是发表后应该删除或者更正,甚至要对被采访者(杨元庆)道歉,因为曲解、错误引用甚至篡改被访问者的原意,这是典型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在西方通常也是不被允许和接受的,这关系到记者的人品道德和职业生涯,作为一名与联想无冤无仇的科技行业媒体记者,完全没有任何理由和必要为尊者讳,美化或丑化联想,实事求是如实记录访谈内容既是职业素养和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事实也正是如此,到目前为止,外媒因误解、曲解、断章取义或错误引用而更正、删除、道歉等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联想)不是中国公司”这句定性的中心思想没有得到任何更正,没有被更正为一字之差的“我们不仅是中国公司”,即便今天标题修改后增加了“我们是一家全球公司”这句话,也没有改变“我们(联想)不是一家中国公司”的定性。
所以,如果外媒真的错误引用了杨元庆的原话,曲解或断章取义了,与其联想发声明辟谣,杨元庆发微博叫屈,不如让当事媒体发声明,致歉,至少也要更正错误内容吧,这样更有力些。
但联想没有这样做,这显然不是因为联想不想这样做,而是不能做到这样,因为外媒不会违反原则去自我打脸的,捏造事实,将没有的改成有的。所以,现在外媒只是在标题后增加一句画蛇添足的话,其实是骗人的把戏,毕竟这句话也是原话,加上也不损害原话原意(原话,媒体可以尊重,标题不加正常,那样太长,联想要求加上,不过分,可以尊重并加上,但不可以篡改捏造,这就是事实)。
如果想像在国内一样玩篡改甚至“删帖”的把戏,需要收买媒体,在国外可能难度更大些,因为那是一家严肃科技媒体,并非政论媒体,收买媒体的消息一旦曝光,后果很严重。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该报道直到今天(9月18日)依然还在该西方科技媒体《The Inquirer》的网站首页上,说明记者没有任何误解或者歪曲,没有断章取义,没有错误引用,记者及该媒体没有过错或者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甚者可能连杨元庆的抗议或者反对都没有收到过,因此该报道也就不会被更正了,更别说道歉了,这一点,我们要相信西方科技记者的职业素质(社会政治类记者另当别论)。
《The Inquirer》14日至16日的头条新闻依然在网站新闻首页上第二行的显要位置,标题未有任何改动,以上是16日的截图。
至18日(上图)排位比较靠后,但依然在首页上,只是标题略有改动,原标题后增加了一句:我们是一家全球公司,但“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依然在目。
18日新闻标题只增加了一句“我们是一家全球公司”的补充,但整篇内容一个字没有改变。
可以看出,一开始该新闻报道的标题(如下)就十分醒目,因为这是杨元庆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其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标题:Lenovo CEO: '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联想CEO: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副标题:Yang 'YY' Yuanqing on why Lenovo escapes the flack that Huawei and ZTE suffer(杨元庆答关于为什么联想能够摆脱华为和中兴的危机)
(18日之前的新闻标题,原汁原味,未作任何修改的标题)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现将该新闻报道部分原文翻译抄录如下:
我们在纽约联想集团第二个年度TRANFORM盛会现场报道。
我们借此机会向联想公司的全球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提问,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段时间。杨元庆在办公室里被亲切地称为“YY”。
最近,中兴通讯被指控侵犯隐私而屈服和华为面临美国敏感地区的供应禁令之后,中国另一家在该领域的大型企业联想也遭到了某些方面的抨击。
为什么?他们都是中国公司,不是吗?
杨元庆强大的防守是以一种我们预料不到的方式开始。
“联想是一家全球化公司,”他解释说,“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呃……哦,是吗,有点像,请你继续说下去)。
“我们拥有全球足迹——不仅仅是在销售和市场上,而且我们在中国、美国、巴西、德国都有研发团队。此外,我们在中国、美国、巴西、墨西哥都有生产业务。”
但公平起见, 也可以说其他公司也是如此。
“联想, 即使是高管都来自世界各地, 我们都非常多元化, 中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目前的首席运营官来自意大利, 我们有美国人和加拿大的执行官。
“我们与其他中国公司不同, 我们与其他跨国企业不同。”
杨元庆补充说, 他的任期内没有任何有趣的业务: “无论我们在哪个国家, 我们都会遵守全球法规。这很重要。联想在所有做生意的国家建立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这就是我们可以避免攻击的方式 ”(没明白杨元庆“有趣的业务-funny business”所指为何?难道中兴华为被打击是一件很有趣的业务?--编者注)。
请注意,杨元庆“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的说法震惊了记者,他一时没反应过来,用er… yeah这样的惊叹词表示对此说法的震惊,但是,记者很快镇静下来,用“哦,是吗?有点像,你继续说吧”来继续杨元庆的表演。
可见,杨元庆“我们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的英文表述十分明确。
如果杨元庆当时表达的意思真的是“联想不仅是一家中国公司”,英文应该是We're not only a Chinese company”。即用的是NOT ONLY , 而不是NOT, NOT 是否定词,“不是”的意思,NOT ONLY 是肯定语,“不仅是”的意思。NOT ONLY 后面通常有BUT ALSO ,Not only…but also是英语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关联词组,用于连接两个表示并列关系的成分,着重强调后者,但不否定前者,它的意思是“不仅 … 而且 ...”、“不仅是...而且也是....”、“既...又...”,其中的also有时可以省略。
以上not和not only的用法与区别,是初中英语的范畴,985、211大学硕士毕业的杨元庆不可能用错,不可能不清楚二者表达含义的不同,他没有用NOT ONLY而用NOT 不是因为疏忽、口误或者忙中出错,而是因为这就是他要表达真实意思,是其内心的自白,是真性情表达。
如果他真要表示联想声明中的“联想不仅仅是中国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的意思,脱口而出的自然就是“We're not only a Chinese company , but also a global company”,如果按照新闻报道中的表述习惯,也应该是“Lenovo is a global company, not only a Chinese company”(联想是一家全球公司,不仅仅是一家中国公司)
事实上,“联想不是一家中国公司”、“与其他中国公司不同”、“我们都会遵守全球法规”,是整个采访过程中杨元庆要连贯表达的中心思想,他的通篇采访也是在千方百计撇清与中国公司的关系,即去中国化,让记者确信联想真的是与中国公司中兴、华为等不一样,千万不要把联想视为与中兴等中国公司一样。
所以,他在采访中提到美国、巴西、德国、墨西哥,虽然在提及这些国家时也不得不提及中国,但他重点强调的是“中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目的还是让记者确信联想集团是所谓的全球公司,而不是一家中国公司,不能因为在中国有业务,就认定是中国公司。
而与此同时,在介绍联想高管团队时,重点强调了来自意大利的首席运营官、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管等等,而没有任何提及中国的高管,更别提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有一丝一毫的自豪感了,恐怕彼时唯恐避之不及的就是被洋人反复提及联想的中国血脉吧。
但是由于他中国人的面孔和CHINGLISH 英语口音,以及联想起家于中国,始终割不断与中国的关系,所以,外国人没有不认为联想是中国公司的。
但这大概就是让包括杨元庆在内的联想高管们一直耿耿于怀,感觉非常不舒服的地方,联想如此慷慨地胳膊肘往外拐(只有中国区业务赚钱,海外业务巨亏),洋人怎么还不拿我当自己人看待呢?
3、可怜!这竟然是年薪过亿的联想董事长的认知!
所以,杨元庆就是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场合,向外国人传达并强调联想已经不是中国公司而是所谓全球公司的核心理念,甚至有强迫外国人接受这一点的倾向。
不过打脸的是外国记者并无这样小儿科的认识,并不认同联想在全球各地有生意就不是一家中国公司的说法,所以,不得不提示杨元庆“但公平起见, 也可以说其他(中国)公司也是如此”,因为,在外国人看来,不是说一家公司在全球各地有业务,这家公司就变成非本国公司了,这是常识,否则,中兴、华为岂不都不是中国公司?既然都不是中国公司,美国还打击个啥呀!
但可怜的是,这竟然是年薪过亿的联想董事长的认知。
于是,面对西方记者对中兴、华为偏见性的不实描述,杨元庆没有为中国公司说半句公道话,更别说反对和抗议了,而是着重强调联想与中兴、华为等其它中国公司的不同,强调“我们不是中国公司”,强调“无论我们在哪个国家, 我们都会遵守全球法规,这很重要”(Whatever country we are in, we will always comply to global regulations. It's very important ),即联想既没有违反美国政府所谓的隐私,又没有在美国敏感领域销售产品(此处可以用NOT ONLY...BUT ALSO句型了),这等于是间接证实或者承认其他中国公司如中兴、华为遭美国打击实属活该。
连西方记者都知道美国是在打击华为、中兴,而西方眼中的中国公司却又自认为是美国公司的联想公司董事长,竟然认为这不是美国的打击,而是这些中国公司没有遵守全球法规的后果,为联想未遭美国打击而沾沾自喜(杨元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没有技术灵魂的买办企业联想,有什么值得美国关注而要打击的?联想够资格让美国或其他国家打击吗?美国化十多年的联想集团,有一个高管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了吗?)。
如果杨元庆这番话是联想其它洋人高管说的,我们不感到奇怪,但是作为联想集团的董事长,一个中国人(现在是否还是,存疑),在美国,面对西方记者的偏见性提问,如此主动配合美国政府和媒体对中国公司的不实指控和非法打击,极力炫耀自己没被美国打击的光荣,这绝非认知的肤浅和幼稚,而是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此举无非是想证明联想是美国良心企业而已,这种认识和境界,出自一个自称“根植中国”、“北京是我家”的全球公司董事长之口,说这不是买办思维,不是买办习惯,不是买办心理,不是买办情结,不是买办贱性,不是买办特质,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4、同样都是全球公司,杨元庆和其他人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同样是面对外国记者,同样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不实指责,同样是西方记者的偏见性刁难,同样是全球公司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是如何回应的记者:
马云2017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其中美国记者问他怎么看特朗普对中国的指责,比如“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
马云则通过详细的分析给出了一个有力回应:“不是其他国家偷了你们的就业机会,这是你们自己的战略——是你们没有合理思考、分配资金”。
马云自始至终没有一个字赞同或者附和主持人或者任何人(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甚至其它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的任何指责,而是客观、自信、坦率、明确而又不失技巧地指出美国的锅美国背,不应甩锅给中国、墨西哥等其它国家。
精选部分视频
请看完整视频:
https://v.qq.com/x/page/w0368rnw8ut.html
再看看当时世界主流新闻媒体是如何报道马云这件事的吧。
▲美国CNBC电视台:中国富豪马云称美国浪费万亿资金在战争上,而非投资基建
▲《商业内幕》: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残酷实在地分析美国过去30年如何走错路
▲美国财经博客网站ZeroHedge:阿里巴巴马云在达沃斯投下一剂苦涩而真实的药丸,美国在过去30年在战争中浪费了14万亿美元(注:Redpill指让人睁眼看清残酷事实真相的事物或思维方式)
▲马云啪啪打脸美国:美国错将资金投入战争而非国民
不管国人怎么评价马云及其阿里巴巴,至少在这一点上,马云表现了一个中国人、一家国际化程度和影响力远比联想大得多的中国公司董事长的风骨、气节和自信,同样面对美国的不实指责,马云没有极力强调阿里巴巴是在美国上市的国际公司,不是中国公司,没有撇清阿里巴巴与中国的关系和不同,而是不卑不亢,非常自信、理性、客观且直接地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发展中国家说了公道话,指出了美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别忘了,这是特朗普刚会见马云之后发生的事,也是马云想告诉特朗普的内容,幸亏特朗普不屑于会见杨元庆,如果杨元庆有这个面见特朗普的机会,特朗普也这样指责中国和联想,杨元庆岂不是要跪下请特朗普把联想与中国区分开来的同时严惩其它中国公司以示忠心?
回想起当初联想5G投票门丑闻爆出后,杨元庆是如何解释网友指责联想丧失中国立场的呢,“本就一个有关技术标准的投票,竟能在两年后硬给炒成一个爱国的话题。好吧,爱国,咱也绝对经得起考验!但问题是,如果真给技术标准贴上爱国标签,它还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吗?”
看到没有,如果联想爱国了,就不能在国际上畅通无阻哦,就不是国际公司,所以,为了成为国际公司,联想必须去中国化,就不能爱国。
原来爱国是有条件的,爱国不能耽误联想的国际化,为了迎合国际上某些势力的要求,联想就不能爱国,他奶奶的,这也叫爱国经得起考验?问题是一个不爱国的商人或者企业真的能在国际上赢得尊重吗?联想连年巨亏是不是与其不爱国有关系呢?
阿里巴巴、华为、中兴、福耀、海尔、吉利、中粮、中化、中铁、中石化等中国公司都没有去中国化,一样在国际上扬名立万。
且与联想海外巨亏不同,华为海外业务业绩长期超过国内业绩,但是联想的买办们是看不到这些的,看到了也改变不了他们买办情结的。
5、没错,联想2004年起就不再是中国企业了!
事实上,联想早在2004年12月9日就实现了去中国化,也就是联想曾经的中国企业烙印至少在柳传志、杨元庆等联想高管心目中,终于去掉了,终于成为一家地道的美国公司(全球公司),故从那一天起,联想就不是中国企业了。
原来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用12.5亿美元外加承担高达5亿美元“净负债”的方式收购IBM全部个人电脑业务后,次日即将联想集团的总部设在纽约,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并由原IBM个人系统部总经理史蒂芬·沃德<Stephen M.Ward.Jr>出任新联想集团新CEO,从此步入了联想的去中国化进程。
所以,与其说是联想收购IBM,摩托罗拉,不如说是 IBM、摩托罗拉收购了联想,各位见过收购一家快破产的公司后,就把公司总部搬到破产公司所在地去了这样的收购行为吗?而且这样的搬迁还不是双方因收购妥协达成的协议,而是收购方自愿主动的。
所以,联想收购IBM、摩托罗拉搞国际化是假,转移国内资产、搞利益输送是真,为国际化搬迁总部是假,借机去中国化、向洋人缴纳投名状、表忠心是真,说联想根植中国是假,全心全意投靠依附美国是真,说联想是中国民族企业是假,甘做美帝良心企业是真,总之,联想洋奴买办一条路走到黑是真。
再说了,中国又不是没有其他企业并购过海外公司,也没见哪一家把总部搬到被并购企业所在国。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没有把吉利总部搬到瑞典,反而把沃尔沃全球研发中心从欧洲搬到了中国,这不仅没有让吉利国际化失败,业绩下降,其国际化的道路反而越走越宽,业绩也越来越好,与联想国际化后业绩每况愈下,连年巨亏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
也许是考虑到联想的发家和利润支撑在中国以及杨元庆自己的中国人面孔,在国内又想赚中国人民的钱来养活海外赔钱的国际化,联想就不好意思说是美国公司,就说国际公司,全球公司,好像中国人没见过国际公司,好像中国就联想一家国际公司似的,也好像全球都没有一个国际公司而只有联想一家国际公司似的,但问题是,国际公司难道是无国籍公司吗?没见过任何一家跨国性的国际公司是没有国籍的公司。所以,我们从来都是说美国的可可可乐,美国的微软,瑞典的诺基亚,日本的丰田,韩国的现代,德国的奔驰等等,难道这些公司都不是国际公司?这些公司成天在标榜自己是国际公司了吗?可见,人一旦 沦为买办,智商可以低到忘记常识。
所以,当杨元庆说联想不是中国公司,其实对他本人和联想来说,既是客观事实的真实描述,也是他内心真实归属感的自然表达,这是他的心声,所有的买办都是这样的。
至于他的所谓梦想,所谓联想的根在中国等听起来很悦耳的话,听听就行了,那是为了舆情公关来哄各位开心的,千万别当真,因为一个连年亏损的董事长,不仅拿着国内赚取的巨额利润弥补海外的巨亏,个人还拿着独占鳌头的过亿年薪,理由仅仅是不能比美国同事的薪水低,一个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重于公司利益的董事长?这不是败家子,不是买办是什么?
(2015年7月,《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数据显示,杨元庆的年薪高达1.18亿元,再度排名中国上市公司CEO第一,这也是杨元庆连续三年排行榜首。高薪酬,巨亏损,两相对比,着实扎眼。)
看看董明珠、任正非等人的年薪,再看看联想高管,杨元庆他们哪有一点家国情怀,哪有一点企业家的精神,哪有一点“企业家不赚钱就是犯罪”的责任感和意识,将中国赚的钱来补海外的大窟窿,还坚定不移地走买办路线,用于研发的经费仅占行政费用(含高管门的天价薪酬呀)的一半,这哪有一点中国企业的使命和担当?更别提什么企业家的梦想了,有的只是充满铜臭味的买办升官发财思想意识,有的只是如何挖空心思取悦洋人的买办媚态,联想的国际化不过是为个人牟利、为美国献媚的牌坊而已。
一个把个人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无论公司如何巨亏,个人收入依然勇冠三军的企业,一个连年巨亏而犯下累累罪行的企业领导人不知反省,却仍在攀比攫取个人利益,这样的企业能有美好未来,这让哪些真正的企业家情何以堪呀?
6、震惊,年薪过亿的杨大董事长,居然连区区2万元的政府津贴都不放过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年薪过亿的打工皇帝杨元庆,居然连区区一年2万元的政府津贴也不放过。
大家知道,政府津贴是国家考虑到很多技术专家收入有限,为了改善这些专家的待遇,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政府会给予一些真正需要改善待遇的技术专家政府津贴2万元,不用纳所得税,以贴补家用,但,这个津贴杨元庆居然也受之坦然!硬是挤占了一个真正应该享受此待遇的技术专家名额。
如此人品道德,却居此高位,实非联想之福!
总之,为什么联想每次舆情危机的公关操作都如此拙劣,其实这是误解,因为危机本来是他们的本色表演,国人却非要他们去改变本色,考虑到经济利益,他们又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他们只能言不由衷,用谎言去掩盖真相,这自然是漏洞百出。即以本次杨元庆的表现,既然你内心和行动都在与中国企业划清界限,何妨大大方方地坦承联想本就不是中国企业呢!免得国人还责怪你。
联想原来就是两面人把控的两面企业,在洋人面前,极力证明和表现自己是所谓的国际公司,其实就是洋人公司,美国公司,以为这样会更合群,能融入美国社会;在国人面前,又大力打造自己“民族企业”的金字招牌,如此人格分裂时有危机实乃正常,因为两面肯定难以兼顾,而一有危机,即想两面讨巧,结果自然是两面都不讨好。
两面人领导的两面企业,在每一面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这是联想每次商誉危机的本质,也是联想的悲哀。
7、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怎么样?
联想如果还不改变这种在洋人面前不以中国企业自豪,反以美国企业得意的洋奴买办心态,十年之后,联想可能真的不仅和中国没有关系了,与世界恐怕也没关系了,因为正像联想的广告词那样,人类失去联想,世界会怎么样?
地球依然照转,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中国科技继续进步,人民依然很幸福。难道不是吗?
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