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重视文化市场,而不是群众自发去守护的时候,再慢慢聊吧
【本文来自《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路线被硬生生中断,缺少过渡的青少年动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说说个人看法,话题很庞大,我就提一下其中两点:
一、没有完整健康的文化市场,从人民中诞生的新旧时代结合的文化思想得不到有效传达
二、资本裹挟,塑造信息差,营造文化断层,培养只面对自己的下一代潜在市场
(不展开说,以个人文笔水平大概说1万字也说不清)
我就提一个现状啊,大家有没有想到过,在现在的文娱作品中如果出现了接地气的桥段,肯定得到观众的称赞。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奇怪吗?反过来一看,我们是被精致言情剧、宏大世界背景的言情颜控剧笼罩多久了。这给我感受就跟西方群众口中的“自由”一样。
说到这里,就不自觉地想到成长历程中所接触到的影视作品,作为陪伴老广的其中两部比较典型的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外来媳妇本地郎》,还有粤剧唱曲秀,再说远一点,甚至香港大片,香港家庭剧,哪个不够接地气。我不是说不能存在言情卖腐,但被资本操弄下使这类作品占据长时间主流,并阻碍其他类型作品的发展,实在畸形。
作为老二次元,有时候觉得国内文娱市场是不是被资本故意制造的信息差+商业手法诱导弄疯了。什么是信息差主要的应用方向呢?阻隔国外成熟影视技术,拿来一抄放国内,就算只能表达50%也能吸引一批年轻新用户。什么是诱导相关,作品内容上,宣称门面上,没有某些个被打造出来的流量人设、没点耽美情爱内容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游戏行业就更惨了,大资本从成本、技术壁垒,到新生代玩家的思维诱导,可以从各个角度把你扼杀,游戏制作人能制作出潜在大热的对外宣传的作品又有什么用,根本没有市场去保障他们。
至于近年,一些接地气大片票房表明了群众被多年压抑荼毒但依旧不屈反抗。
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健康完整且尽量公平的市场,如何保证这个市场是最重要的。在脱离“国创”来保证最低限度的收益保护标签的时候,就是成功的时候。
最后再补充点不太成熟的个人看法吧,是什么让我们不成为鬼子,是什么让我们有不屈的精神,是什么让我们有天下为公的志向,是什么让我们能从群众中不断诞生人民英雄。少不了党的思想指导,也少不了文化的精魄。
就这样吧,啥时候重视文化市场,而不是群众自发去守护的时候,再慢慢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