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路线被硬生生中断,缺少过渡的青少年动画

【本文来自《我们目前的国漫,怎么看都有一股子日漫的味道,拿到国际上别人还以为就是日漫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你说的像日漫的国漫只能算现在国产动画的一部分,是给大学生以上年龄人看的成年人动画。

你说的七八十年代动画用现在的眼光看都属于面向儿童创作的低幼动画。现在国产低幼动画虽然不知道叫什么风,但很明显看得出不是日漫风。那么从这些低幼动画向上演进,有没有机会演进出不同于日漫画风的中国动画呢?虹猫蓝兔曾经做过尝试,然后扑街了。

中国动画最大的问题不是13年发展起来的网络成年人动画像日漫,而是动画发展的路线被硬生生中断,在低幼动画和成年人动画之间缺少过渡的青少年动画。

一个中国小孩,到了初高中后,如果继续看动画,必然是看日本动画。你别告诉你到了初高中后还会继续看喜羊羊,熊出没,乐迪。至于现在最好的国漫灵笼,狐妖,一人之下,风铃玉秀,仔细想想,从题材和剧情上说,你觉得适合初高中看么?那么当他长大投入动画事业后,画风,审美必然会不自觉的往日漫风格靠拢,这是无法避免的。

至于你说的七八十年代国内动画从业者充满自信,虽然穷,但精神不堕。抱歉,那只是因为在国家还没开放还是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可以一心一意搞创作。当市场经济大潮开始冲击后,从业者宁肯去沿海的代工动画公司做代工一个月拿八九百也不愿意回上美拿三四百一个月做自己的原创。艺术是靠人来创作的,而人是要吃饭的。

至于音乐,很抱歉,即使是所谓的民族唱法,本质也是一种美声唱法。中国本身的音乐以独奏为主,刚刚发展出一些合奏,就迎来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现在已经失去了独立自主演化的机会。用西方的乐理来解读中国音乐是无法避免的。

现在唯一的出路只有融合后继续发展。回头重走一条路是不可能了的。不管动画,音乐还是其他啥文化产品的,都是这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