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敢于对自己发狠的二月河

500

◆《日本新华侨报》特约记者 王琴

我们刚送别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金庸先生,现在又将送别笔墨贯穿大清皇朝历史的二月河先生。2018年12月15日凌晨2点左右,他因突发心衰而在北京病逝。

二月河,出生在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当时,中共山西省昔阳县正在举行县委会议,有人报告:“女八路生了个儿子!”当时,炮火依然连天,战火尚且纷飞。但是,百姓们都意识到一个新中国即将到来。于是,大家高兴地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名字——凌解放。后来,他成为了二月河。

因为父母工作十分忙碌,加之频繁调动,所以,少年的二月河小学留一级、初中留一级、高中留一级,直到1967年21岁的时候才高中毕业的。就这样,二月河与大学擦身而过,毕业后直接入伍,由战士渐升到副指导员。二月河的父母曾整天忙于公务,“多看书,多学习”是他们教育儿子的口头禅。也正是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使二月河养成了喜欢看书学习的好习惯。他先后读完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文学名著。他常被书中那些赤胆报国,驰骋疆场的将士壮举所感动,立志长大后投笔从戎,一定要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枉此生。1968年初,学历史高中毕业的二月河和南阳的1500名新兵悲凉地踏车离开家乡,没有热烈的夹道欢送,没有锣鼓喧天的送别,他们在满城激烈“武斗”的枪声中被悄悄地送走的。说二月河当时的心里涌动着酸楚的泪,一点儿也不过分,因为他家连遭“浩劫”,心爱的藏书也早被洗劫一空。

而在部队中,二月河的经历与磨难更是惊心动魄。施工中,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哪里危险多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被水淹过,炮崩过,电打过,房屋塌了扣住过,还出过车祸,真可谓九死一生。

到了40岁时,二月河亮丽转身,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他以描述清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名闻天下,《雍正皇帝》问世后,他的作品就连续获得大奖,并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改编后的电视剧轰动海内外,以至国家政要也在政务倥偬中热衷追看,足见其不可抗拒的魅力。

也许正因是在军队的经历,给二月河培养出一种“刻苦”的精神。2007年,二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作了题为《从历史真实到艺术真实——谈康雍乾三帝的塑造》的演讲,其中说到,当年家境贫苦,在创作《康熙大帝》等系列时,为了降暑,妻子用大桶给他盛满水,他把脚放到里面去降温。冬天冷的受不了时,就狠狠的搓搓手,或者把开水倒在毛巾上捂手,加上创作兴起,十年没睡过安稳觉。白天照常上班,夜里写作到凌晨三点钟,实在瞌睡熬不住时,就猛抽几口烟,然后用火红的烟头照着手腕“吱吱”烫去,烫的一身激灵,驱赶疲惫,清醒头脑,然后低下头,继续伏案写作,由此落下了病根。也因此,“帝王三部曲”后,他再也没有独立创作过长篇小说。

2006年,二月河曾以至少120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收入,位列年度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名。但是,这个数字背后承载的心酸与努力以及他对自己的“狠”,是现在社会上多少人都做不到与无法承受的。写到这里,我开始沉思与反思一句话“人啊,自己对自己要狠一点!”这,应该就是为自身肯于努力的人而写的。

此刻,我的房间里正在回响着《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歌曲。但是,人间已无二月河!我们,手捧经典拜别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