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像美国一样都住郊区,有没有算过我们基建成本要翻多少倍?

【本文来自《汽车在美国多数城市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在所有中国城市都不是生活必需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guan_16110516301969
  • 这不正是美国房价低居住面积大的奥秘吗?另外,你只看到了汽车普及,没看到基础设施的普及和消灭城乡差别。居住的郊区化,不是有汽车就能解决的。国内大城市也基本普及汽车了,可为什么越来越挤,房价连创新高?因为别说乡村了,连许多的郊区,都没有合格的教育医疗资源。

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我拿郊区的200平米的别墅跟你换市区200平米的大平层你愿不愿意呢?你郊区的商业配套能跟市区比吗?你郊区的教育医疗如果上去了,郊区的房子会便宜吗?

美国的富人区大多并不在市区,而是在郊区。你要把城市建成平面的,你就要征收更多土地,中国不是一张白纸,这片土地在清朝就有4亿人口了,这个人口到现在美国都没超越,你要用更大的土地建设城市,那是不是要更多土地,土地征收成本肯定会大幅度增加,这没问题吧?

另外,建造费用可能差不多,毕竟独栋地面以上部分的造价更低,但是地下部分的造价肯定更高,除非你像美国一样不要地下部分,到时候集中建设几个防空洞作为人防工程,停车位就放在地面,我没有具体核算,现在就算建造成本接近好了。

然后你说的学校和医院这些难道不需要建设更多更小型的医院和学校吗?道路难道不需要建设比现在更多的道路吗?衡量道路的时候用道路面积来算,我们的通勤都靠私家车的话,我们肯定需要更多的道路,否则别说开车了,我们的道路连停车都停不下来,那么这样一来,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是不是会增加几倍呢?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至少我们的市政道路需要达到目前的三倍。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当然不会挤在市中心,我们市中心的房价不会像现在这么高,但是我们郊区的房价会上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