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课外兴趣班是个怎样的存在
前两天正在宝妈群聊卢塞恩餐厅推荐,突然有妈妈问起来关于兴趣班的问题,然后就是问题加问题哈哈。这篇超长文来聊聊「兴趣班」在「他乡的童年」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也许可以给同样为兴趣班感到困惑的家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参考视角。
❤️客观看待,不要谈「兴趣班」而色变
首先,瑞士学制跟国内有所不同,连德语区和法语区都不一样,基本上每次涉及教育的文章里面都会讲,还有疑问的朋友也可以看看下面这篇👇
Den宝4岁之前我们没有报过任何兴趣班,四岁半左右开始陆续报的。目前在上的有网球、柔道、游泳和音乐,原本还报了足球,但是试过一次课后因为年纪太小身高不够抢不着球被劝退了。同时,今年冬天计划安排滑冰和滑雪,6岁之后考虑冰球,乐器和高尔夫。
网球课,戴帽子最小的那个是Den宝,粉色衣服是教练,两个大孩子是高阶学生来做助教的
之所以现在开始报兴趣班而且广泛考虑各种兴趣班,其实是跟瑞士的学制有关系,换句话说这个国家的教育体系蛮鼓励你4-5岁开始给孩子报兴趣班的。
瑞士的义务教育是从4-5岁开始的,今年8月底,2016年8月1日到2017年7月31日之间出生的孩子会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有的地区叫一年级有的地区叫幼儿园,其实前两年非常类似我们国内的学前班,具体还是看这里《瑞士4-5岁小朋友上的到底是小学还是幼儿园》
但这个学前班每周只有一二四五这四个半天有课,周三整天和另外四个工作日的下午是不去学校的,那孩子去哪里呢?比较常见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去统一的托管,另外就是去兴趣班。这是公立学校的情况,私立学校就更省心了,其他时间有各种校内兴趣班可以选择,有些学校甚至有中文课。
瑞士的物价高是全球出了名的,但是「兴趣班」相比而言却非常便宜,Den宝正在上的课单节费用在20-40之间,根据当地工资和物价水平的话这其实就是普通餐厅一顿饭的人均价格,对普通家庭而言经济压力并不大。
大多数兴趣班都是类似的收费标准,乐器,骑马,高尔夫这种的会相对贵一些,但也不至于太高不可攀。每个地方同类型的兴趣班一般也就只有一个,周围所有孩子都往那里送,「兴趣班」更像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也没什么竞争内卷可言,至少对低龄小朋友来说是这样的。
准确去上柔道课
我知道国内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这个「兴趣班」经常会脱离原本的概念悄悄被「补习班」代替,另一方面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及孩子家长之间的比较很容易导致「内卷」。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会导致有些家长谈「兴趣班」色变,其实也很容易矫枉过正的。
但是回归到问题本身,如果只是单纯地想给低龄小朋友选择他喜欢的兴趣班,这件事本身并不会把你拉入「内卷」大军给你打上「鸡娃」的标签,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很关键。
❤️上「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报各种兴趣班
上「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丰富。
义务教育的前两年,每周只有四个半天课,后面虽然下午也会有课,但依然三点多就放学了,孩子有大把的课余时间。课余时间如何安排,是每个家庭都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当然可以在家陪孩子学习陪孩子玩,但是随着孩子年龄渐长执行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他们会更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更喜欢跟同伴在一起。
而且很多运动是需要专门场地的,也需要更多的小朋友来配合,比如我们生活的小城就只有一个网球场一个足球场,年龄相仿的孩子们都在同一个俱乐部。孩子小的时候可以陪他在花园随便踢踢球,但是大了他自己会要求去上网球课足球课,因为可以跟他的同学朋友们一起玩。
足球课上了一次,很喜欢但跟不上...
为什么要报各种兴趣班呢?很多家长的考虑跟我一样,为的是筛选。
兴趣班兴趣班,前提得是孩子感兴趣,但是只有试了才知道到底感不感兴趣啊。光有兴趣还不行,有些兴趣班还要看天赋,以及是否适合孩子。比如我们最开始上网球课,钱都没交先试课,两三节课下来老师会给个评估,告诉你孩子是否上道儿,同时结合孩子自己和家长的反馈,再决定是否要继续上。
因而越是年纪小的孩子,报的兴趣班可能越多越杂,因为这是一个慢慢发掘兴趣的过程。等到大一点,一般都会退掉一些,选择最喜欢的坚持下去,慢慢的可能就形成终身爱好了。
有一件终身爱好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出国后发现,周围的同事朋友哪怕都是很普通的家庭出身做着很普通的工作,都会有一两项很喜欢很擅长的事情来填满下班后的生活。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小的时候如果他喜欢,我是愿意支持他去尝试然后慢慢选择的。
❤️「兴趣班」是对家庭教育的补充,不要过度依赖不要超前报班
对于低幼孩子,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孩子最初的兴趣,往往也是父母在陪玩或者启蒙的过程中慢慢发现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兴趣班」,都只能是家庭教育的补充,而不可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在这点上,一定要分清主次。
在瑞士,大部分兴趣班都是从4岁开始的,也有很多是从6岁开始,3岁或者更早的选择不多而且一般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的。比如亲子游泳其实就是玩水,目的是为了消除孩子对水的恐惧为以后学游泳做准备。比如音乐启蒙课是从4岁开始的乐器要更晚,3岁孩子能上的只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的花园唱歌班。比如很受欢迎的体操课应该是我了解到可以最早开始的「兴趣班」了,也是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跑跑跳跳锻炼下平衡能力之类。
这些相当有国内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兴趣班我们都没有上,但是经常会带孩子去游泳池玩也会在家陪他一起玩吉他弹木琴听歌跳舞,陪他出去徒步爬山骑滑板车各种疯跑疯玩,我和爸爸也会经常讨论他好像在哪个方面有点天赋哪个方面重在参与哈哈。
不到3岁开始跟我们一起去玩滑冰
给孩子过早报一些不适合他年龄阶段的兴趣班也是不鼓励的,比如在国内很常见的低龄琴童这边其实是很少的,因为弹钢琴对手部肌肉力量的要求非常高对视力损害也比较大,钢琴以及大部分的乐器都是6岁之后才会考虑安排的项目。
❤️「兴趣班」如何选择要综合各方面意见
既然都说了是「兴趣班」,那最重要的肯定是孩子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而言,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是比玩更有意思的了,选择兴趣班的前提就是他喜欢玩的项目。
考虑孩子兴趣的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家庭的整体情况。比如,时间和距离对我很重要,给娃报兴趣班的时候我只选择开车15分钟内能到的,咱也不是要成名成家,没必要为了一个兴趣班奔波,浪费太多时间在路上。
另外,并不是孩子喜欢的我就一定能支持的了。比如Den宝很喜欢骑马,但是骑马的门槛其实是比较高的,学习费用相比于其他兴趣班贵一些但还能承受,但长远来看我不太可能给他提供一匹属于自己的马甚至是马场,所以综合考虑一圈下来暂时打消了给他报骑马课的念头,但还是三五不时带他去附近马场过过瘾。
去家附近的马场体验当骑马汉子的快感❤️「兴趣班」不是「补习班」
再强调一下,我们所说的「兴趣班」是它本该有的概念,指的是「课外兴趣班」而非「课后补习班」。
对于「课外兴趣班」,我是支持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报的,尤其是运动类的。
在瑞士,适合低龄孩子的「兴趣班」大部分都是运动类的。运动类的课好啊,可以强身健体,可以保护视力,可以增强身体协调性,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可以...一节课下来,孩子又累又饿,吃得好睡的香也长得快。
年纪大一点之后,音乐类的也有很多选择,很多孩子会选择一两门乐器,合唱团唱诗班小乐队也有不少。
学习一些运动和音乐类的兴趣班,除了我最在乎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培养爱好之外,其实对未来的教育也是一个潜在加分项。如果未来孩子的水平能够达到申请顶级学府的资格,那么运动和音乐特长都是加分项甚至是必备技能。
至于「补习班」,瑞士这边几乎没有面向幼儿阶段孩子的相关资源,我有给孩子尝试一些国内的网课,但初衷也是因为他觉得画画好玩认字好玩一些思维课程的配对游戏好玩。如果他不喜欢,我一定不会强迫他继续上下去。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没有什么比唤醒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的兴趣更重要得了,不要本末倒置。即便是小学阶段,个人也不是很认同报太多补习班,至少不能只有补习班。
大汗淋漓的网球课
就算人生是一场比赛,那也是一场长跑。最开始的阶段,如果不留出足够的时间看风景学一些基本技能,等到真正需要发力的时候反而容易后劲不足。而且我们的时间成本是越来越高的,比如小时候学游泳就是玩着水就学会了,大了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比如18岁学驾照是一个充实的暑假,而28岁再学可能要从繁忙的家庭工作中艰难地挤时间。
希望我的视角可以给大家一点不同的信息,理性选择和对待「兴趣班」,让孩子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儿,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吧。
文:博博de宝宝(Den可可在瑞士)
原创不易,希望大家可以关注:Den可可在瑞士
生活在瑞士的职场妈妈,分享瑞士生活、工作、旅行、育儿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