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到户导致的生产力大撤退

【本文由“xshow”推荐,来自《小岗村现在确实不如很多村,但不能以此否定小岗村当年的先进,这是两码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倒流沟
  • 你去农村七八十岁人去问问,50年代到70年代为什么要轮耕,作为皖西北阜阳地区的我们,生产队的地指望那几头牛根本耕不出来,只能耕出多少地种多少庄稼,眼看着地荒粮食收获不够,你没有任何办法。

    四三计划的投产,已经大工业的完成,水利修建后,化肥、农药、机械、水利以及农业必备的物流具备,粮食增产就水到渠成。

    记住目前非洲不具备粮食增产的条件,分田到户根本增产不了,不信去看看隔壁的印度去,也别远到非洲了。

    粮食丰产与“一分就灵”的分田到户没有屁的关系

我曾经在城郊结合部的农村住过(南京,原栖霞玄武湖乡白马村,现玄武区白马石刻公园,明城墙边),分田到户前,该村有近百亩喷灌菜地、五十亩塑料大棚以及紫金山脚下新开的百十亩普通菜地。此外百十亩桃园,(这部分残留还在,成为公园一部分景点,春天看花海)。有拖拉机运输队、蔬菜零售队、养猪场、劳工队(接受区乡指派,大多在中山陵打工,如种树除草、挖沟什么的,村提成后部分归己)、鱼塘藕塘

改革后,先是喷灌垮了,然后山脚大田先变旱地后抛荒(原本是抽水机上扬),桃园很快技术问题(有的人不懂果树打理)也半野生状态。集体副业方面基本全垮,也就是鱼塘藕塘被人承包保留下来。不谈日后变迁,就当时来说,生产力的大倒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