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也会改名吗?丨触乐夜话

来源:触乐

500

  图/小罗

  触乐夜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中秋节假期,我和几位朋友一起玩了剧本杀。我很少去线下玩,身边爱玩的朋友也不多,喜欢玩的和我又不太熟。一个本子如果不和陌生人拼团,想凑齐七八个人还挺难。耽搁来耽搁去,我竟然还一次也没去正经的线下店玩过。

500

  玩的这个本。我后来问身边爱玩剧本杀的朋友,不少人也玩过

  剧本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火起来的?我不太关注这块,说不太准,可能就是两三年前吧。我记得刚上大学时,舍友之间都不太熟。新生嘛,刚见面多少都有一点端着,表面上故意克制,彬彬有礼,其实内心都挺激动。

  有一天晚上,忽然有人提议做一点“破冰活动”。当然原话不是这么说的,我忘记了,一时间找不到更合适的说法。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些奇怪的企业文化,这两年大公司的丑闻越来越多,说到底它们好像从来就没消停过。无论如何,我们说的“破冰”是纯粹的破冰,打破隔阂,未来的好舍友嘻嘻哈哈地玩上一整晚。一人号召,众人响应。几个人跑下楼买薯片、饮料,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在手机上挑选合适的剧本——我们一致决定玩剧本杀。

  我记得当时还不叫剧本杀,可能是“推理大师”,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小程序里叫法不一样,玩法和现在的剧本杀大致相同。玩家拿到不同的剧本,其中有公开的故事,也有专属的秘密剧情。不同的角色目的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心怀鬼胎。我们玩剧本杀不需要主持人,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小程序。每个人的剧本、搜查的证据、最后的得分,都由系统直接发放到玩家手里。

  我们玩了好几次,题材有谍战、有仙侠,还有其他的。晚上下课回宿舍,玩一局睡觉,时间刚刚好。有时候遇到稍长一点的本子,就多玩一两个小时。角色都是随机分配,舍友自然都是男生,分到女性角色的只能扮演女生,有的人扭扭捏捏,有的人花枝招展,入戏很快。不过,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吸引人的元素不只是角色扮演,就跟名字一样,剧本杀肯定离不开一个“杀”字。凶杀、谋杀、一人一刀,都是很有意思的设计。你不能站在道德高地评价它,角色扮演的魅力就在这儿,成为不能成为的人,做生活中不敢做的事。每个人都有“干坏事”的渴望,不为别的,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这样做。我觉得不用回避这个,心理学家也说过,这些都很正常,不用感到担心或害怕。反过来说,有的人一辈子一根筋似地绷着,一刻也不放松,多累。

500

  这还有什么意思呢!

  除了剧本杀,我经常和高中时最好的几个朋友一起跑团。一般是在过年的时候,大家放假回家,约在一起出来玩。长团、短团我们都跑过,大家角色扮演,说一些胡话,大多数时间挺中二的,但偶尔气氛到了,还真挺像那么一回事。说台词的人变成了游侠、矮人、探险家,在某几个瞬间,我们短暂地忘掉学业、工作、未来,投身到另一片大陆和另一种生活里去。

  高中毕业后,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有人读文,有人读理,出国、考研,未来也将走向不同的道路。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们越来越不一样了。现在仍然能通过一款线下游戏玩在一起,还算得上是无话不谈,挺难得的。我偶尔会想,这样的日子可能越来越少了。

500

  最近《开拓者:正义之怒》很火,我有几个跑团的朋友都打算玩

  我不太能想象玩所谓的“正常”题材的剧本,或是参加一个没有恶龙也没有盗贼的团——说到底,手上的本子也没有什么不正常。虚拟世界就是这样,充满奇幻的冒险和瑰丽的想象,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如果有人不认可,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人性的渴望,好像也没什么办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