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对中国做出的特殊贡献

杨振宁先生对物理的巨大贡献。

他在世界物理发展中的地位,正如21世纪初,包括《自然》杂志在内的科学期刊,评价出20世纪20位最杰出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等),杨先生位列其中。

杨先生对物理的贡献可以用伟大来形容。

他提出的杨振宁-米尔斯场理论,开辟物理研究新境界,奠定上世纪50年代后高能物理的理论基础,引发包括特霍夫特、温伯格、维尔切克等在内的三项诺贝尔物理奖的工作。

他奠基的、后来被称为杨振宁-巴克斯特方程的工作,涉及非线性可积物理模型的严格解,引起数学物理研究的广大新领域,引发德林菲尔德获菲尔兹奖的工作。

他与李政道先生合作的宇称不守恒获诺贝尔物理奖。

不夸张地说,我们许多人现在还在杨先生开辟的领域内做研究。杨先生在国际物理界的崇高地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改变“中国人不如外国人” 的偏见。

赤子之心

杨振宁先生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数学系主任)杨武之先生。杨振宁少时长在清华园。

有人指责他早年不回国是不爱国,但不是他不想回国,而是美国严控有学位的学者回中国。

1971年他克服种种困难,回国看望患病的父亲。为此,受到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和警告。

1973年他开始多次回国讲学。他的回国引发巨大影响。同时,他在所在的美国石溪大学宣传新中国的成就,在该校掀起解新中国的思潮,在美国引发关注。

由于杨先生回国访问的影响,他返回美国后多次被联邦调查局(FBI)约谈。

由于多次拒绝台湾邀请,他还被美国亲台湾报纸骂为 “杨匪”。

杨先生为中美建交,帮助新中国竭尽全力。

他亲任美国华人协会主席,力促在美华人支持新中国。在协会中,几次受到亲台势力的辱骂。

邓小平访美期间,他亲自组织会议欢迎。杨先生在国外为祖国做出国内做不到的事,起到重大作用。

推动中国物理研究

1973年及以后,杨先生回国讲学,杨先生建议中国应当重视基础研究。

70年代末,由杨先生推动,促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谢希德先生同美国物理学会主席马尔夏克达成协议,中国的一批优秀的物理学家赴美有关大学合作研究,他们后来基本都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其中包括北大甘子钊,清华前校长顾秉林,中科院物理所前所长杨国祯,中科院理论所前所长苏肇冰,南京大学都有为等等。他们其后为中国做出突出贡献。

这期间,杨先生以他的名望,得到香港,美国华人资助,设立中美教育交流基金会(CEEC),资助八十几位中国各界学者去美国深造、合作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航空、交通、核能、电力等。这里面有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有一次杨先生发烧,不顾夫人劝阻,为取得资助,自己单程开车约两小时参会,为CEEC争取捐款。

期间,杨先生在国内讲两个国际重要方向成果:杨-米尔斯场和链模型的精确解,对我国的物理研究推动极大。

1986年应陈省身先生邀请,杨先生在陈先生创立的南开数学所中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简称 “理论室”)。在他指导下,理论室开始我国数学物理的新方向,从零开始,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

杨先生亲自出席理论室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他从香港募集捐款达三万多美元,资助十几次国际会议的一流主讲人的国际旅费等。

他与理论室联合招收博士生,有的毕业后由杨先生资助去他研究所工作一年。这些毕业生多数来自兰州大学、东北师大,湖南师大等,他们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物理,为人厚道,但英语不好。由于杨先生指导的方向重要,现在他们很多成长为我国物理研究骨干。在20多位毕业生中,有6位获长江学者,杰青资助,其中3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位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理论室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重镇。

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量子力学实验有新的进展。杨先生指示理论室,在国内组织量子力学新进展 “讨论会”。1994年首次会议上,由中科大郭光灿教授首次在中国报告了量子密码理论。潘建伟也参加会议,他现在成为我国量子科技领军学者。到1996年,参加这个例会的已超过二百余人,大家重视这一方向,才转由其它单位另行组织。

杨先生一直支持中国派学生、学者出国学习,研究。

杨先生以他独立的科学见解,曾在许多方面给中国提出有益的建议。例如,1980年他提出中国要发展自由电子激光(FEL),1990年代专门上书中国有关部门,中国应发展X-波段FEL,可以用于蛋白键分析等。他还动员他的学生、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余理华具体帮助。

1983年,他提出要重视液晶理论的进展。

上世纪90年中,他提出中国物理学者要投入冷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当时没料到其后产生两项诺贝尔奖。还好,由于接受他的建议,我国涌现一批优秀的物理学者。

回归清华

上世纪90年代中,杨先生转移重心,关注清华物理的发展。清华大学放眼世界,要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中心,与杨先生的清华心结一拍即合。

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中心(以下简称 “中心”)请杨先生主持。清华建三栋住宅楼,杨振宁先生和林家翘先生回国居住。自此,杨先生加入清华,努力完成他的毕生的清华情结。他亲自培养博士生,给大学生讲基础物理,邀请国际一流学者去中心讲演。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杨振宁卖掉美国房产,回到国内给清华捐款。

中心成立初期,杨先生代表全家给中心捐献100万美元现金,包括他的诺贝尔奖金在内,几乎绝大部分积蓄都捐给中心。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25年前这笔钱在中国可以买到什么房子。继而,杨先生通过各种渠道,已经给中心募集到约1500多万美元资金存帐。他请美国赛蒙斯捐助为中心建设专家楼。他还把国家给他每年的工资全部捐给清华,自己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供家中开销。

在清华任教20多年,年薪百万分文不取全部捐给国家搞科研,97岁高龄还在坚持授课给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使中国的物理水平提升几个层次,回国后亲自劝说回来好几位世界顶尖旅美华人科学家。

扬振宁使中国避免走入歧途。

杨先生反对中国斥巨资建造超高能加速器,很少人从学术上与他辩论。但台湾网军造谣攻击杨先生。

作为高能理论奠基人之一,杨先生早就预见到高能物理已不再是朝阳科学。高能物理也不再是以巨资建高能加速器为主导方向。

杨先生提出的自由电子激光(FEL)也是有实际用途的加速器。杨先生认为,物理发展到今天,有新的广阔天地去创造,而不是花几百亿做些用途不大的东西。日本决定不造超高能加速器就是例子,而美国早就砍掉比它花钱还少的项目。两弹一星功勋之一王淦昌先生生前努力提倡发展宇宙射线,积累数据,耐心等天外来客,发现超高能粒子费用不多,但要发挥物理到极致,实为金石良言。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