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哭】为人父母
先将北京教育机构全面禁止然后最近又开始使用白名单这种吃了吐的行为放在一边。
最近领导们关于教育机构以及开放三胎之类的措施,比较晦涩地表现出了一个降低生育成本,鼓励生育的态度。
然而沉默的大多数依然沉默,年轻人依然内卷的内卷,躺平的躺平。
生育适龄年龄这个区间沉甸甸的压在所有人头上,从年迈的父母到应季的年轻人。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开放二胎政策外加疫情宅家之后理论的期待的婴儿潮并没有到来,出生数据曲线反而嘲笑一般的在往下扯了嘴角。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就算在笔者的身边也存在争论,甚至不乏争吵:不想生孩子的人嘲笑着居高不下的养育前中后成本,而想生孩子的人在不想的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以阳痿石女或者注孤生之类的措辞恶言相向。
首先希望将谈论这件事的态度表明,来避免一些不清楚情况的指摘:目前笔者是不想生育乃至不想结婚的,但是其他的人结婚或者生育也很好。如果日后能遇见值得共结连理的异性,也并非不会改变想法,但是目前,不。
想谈的就是具体为什么,在理解了未来不可知的前提并愿意待时而动的情况下,现在依然决定婚姻生育后会有期。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痛苦着你的痛苦。
有没有想过为人父母的,该如何为人父母?
单纯生个孩子,只是想用它来养老?
又或者只是桌上加双筷子,随他吃喝嫖赌?
再或者,让他过得还没有自己好,然后用轻飘飘的一句:“只要他平安就好。”带过?
若是我不能让我的孩子生活得比我更好,那我怎么能够不负责任的把他带到世上来?
那我该怎么让他过得比我更好?
那就去内卷吧。
去争那渺茫不存在的机会。等争到了确实有能力之后,再去哺育下一代传承家族。
若是争不到呢?
那又何必让这世上多个奴隶,就让争到的人多生几个吧。
孩子不是一时欢愉的产物,应当是有能力人的责任。
没能力的人就把这份成本省下来奉养父母,善待自己,岂不美哉?
此后人类寿命延长,延迟退休,说不定要在工位上待到70了,不注意保护身体怎么可以。
签署一下遗体捐赠协议,会有公益墓地放置骨灰,定期有志愿者扫墓。
况且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