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吉他手杀人的速度比我练琴还要快?

  音乐哔哔机:

  大家好呀~"音乐哔哔机"是哎呀音乐编辑部新开设的周末推荐栏目, 在这里你将看到小编们私藏的各种音乐电影、书籍、访谈、音乐好物等等。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吉他手转行当杀手是一种什么体验」~

  每个吉他手都意淫过这么一件事。

  自己是一个西部牛仔,残影斜阳下,一个人背着吉他,在世界各地旅行。吉他箱里不光有吉他,还放着枪支弹药。

  当来到一个新的小镇,第一时间就是走进酒吧,买瓶龙舌兰痛饮。

  如果遇上当地的恶霸与黑帮,一言不合拔枪便射。

  在鲜血与玻璃的飞溅,枪林弹雨间,你淡定地从包里取出你的吉他,开始弹奏一曲弗拉明戈……或者布鲁斯?

  反正只要是那种小调的充满异域风情的舞曲,那就准没错!

  你弹着吉他,在枪林弹雨中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迈着从容的舞步,高声唱着惩奸除恶的歌词,“绅士地”顺手把歹徒教训了一顿。

  然后在男人们敬畏的目光,女人们花痴的眼神中从容离去。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

  迪士尼跪了,音乐剧沉默了,歌舞片一边关了BGM一边骂骂咧咧。乔峰见到你后把音响砸了,原来装逼还可以这样?

500

  这种骑士小说中的「吟游诗人式的装逼」时常出现在我背着吉他在地铁站过安检时的意淫中。(对,我经常觉得我的琴包里会不会藏了一把枪)

  然而,这种闪瞎眼的装逼方式,真的有人敢拍!

500

  《杀人三步曲》

视频连接请戳

  这段骚气至极的剧情来自于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1995年的电影《杀人三步曲》。

  讲述了黑帮招惹了一个吉他手,然后这个吉他手去复仇的喜剧故事。

  片中有不少吉他手这辈子只敢在梦里想一想的事情。

  比如全程只会Am E Dm三个和弦,却可以在无数人面前,在夕阳下弹着曲子,装出一个大B。

500

  比如教小姐姐弹吉他,弹着弹着……

500

  以及男主那句故作深沉的“开枪比弹吉他简单”更是骚了我一整年,让我久久回不过神来。

  可恶!又被他装到了。

500

  除此之外,影片中吉他手这个职业简直就是“未来战士”的代名词。

  本以为男主一人枪战几十人就已经很过分,直到我看到另一个吉他手默默把琴箱扛到了肩上……

500

  文能弹琴泡妞,吟诗作对,武能化身人形高达,单挑军队,三个吉他手就敢和一个国家的叛军交火。

  就这个配置,我觉得把电影改个名字《王牌特工》也毫无违和感,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真的配做吉他手吗?

500

  在豆瓣上,有人对它的评价也相当准确。

500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抛去这些无厘头的夸张剧情,影片也并非一无是处。

  比如在演员的选角上,饰演主人公的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在墨西哥被号称“最完美的情人”。

500

  黝黑粗犷的面孔下,却难掩其浓厚的雄性魅力。尤其是那双带着加勒比海异域风情的眼睛,很难不让人承认,这确实是个英俊的男人。

500

  虽然吉他手在其中只是一个起到工具作用的身份标签,但影片从风土人情上也真实还原了墨西哥这片土地的音乐文化。

  比如在中文翻译的字幕中,对男主的描述或是自称都是:「吉他手」、「音乐家」、「流浪歌手」。

  但实际上在原文中,这个称呼是Mariachi——马里阿契。

  马里阿契在墨西哥是一种音乐,也指流浪乐手,它音乐形式随意松散,主要以小调、弗拉明戈等为音乐特征。

  既可以单独演奏,又可以三五成群,甚至能混入墨西哥狂欢节的游行队伍。

500

  Mariachi明确是受到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深远影响,典型的马里阿契乐队编制通常由至少3个小提琴手、2个小号手、1个墨西哥吉他手、一个guitarrón(墨西哥低音大吉他),一把维卫拉琴(一种5弦的高音域吉他)。

  在墨西哥,Mariachi们像中世纪的吟游诗人一样,走唱在广袤而炎热的墨西哥荒漠上,在一个又一个小镇的酒馆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爱喝辛辣的龙舌兰酒,当咸热的海风吹拂在他们发红的皮肤上时,他们就会在一个又一个的酒馆中为你献上热情似火的音乐。


500

  《杀手悲歌》

  这是上一部《杀人三步曲》的前作,是的,你没有听错,还有前作。

  事实上这部作品拢共分为三部,按顺序观看是《杀手悲歌》—《杀人三步曲》—《墨西哥往事》。

  这部作品的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是著名导演昆汀的好友,是的,就是那个拍出《杀死比尔》的昆汀。

  为什么要提一嘴昆汀是他的好友呢?因为这两个人的作品都有一个特征:足够疯批。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你可能没听过,但是他的作品《罪恶之城》你一定有所耳闻。

500

  后两部电影吉他手的盒子可以发射导弹,喷出火焰,拯救国家,都和这不无关系。甚至你可以看出,周星驰的电影中有不少元素都是受到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的影响。

  但这部《杀手悲歌》作为墨西哥吉他手大杀四方系列的第一部开山之作,却显得非常正常。

  主人公是一名Mariachi,背着吉他,流浪在四方讨生活。但此时小镇上的黑帮与一名杀手起了冲突,这个杀手喜欢把枪支藏在吉他盒了。

  而抱着吉他乱跑的男主无辜地躺了枪,被误认为杀手后开始被小镇的黑帮追杀。

  慌不择路下男主投靠了开酒吧的女主,影片中最搞笑的莫过于女主趁男主洗澡,把刀架在男主的后半生幸福上,要挟其为她弹唱。(确认他是不是杀手)

视频连接请戳

  光弹琴还不行,还得唱,唱得不好就一刀把你阉了,就问你怕不怕。

  唱完之后,女主的眼神一秒从凶光外露变成含情脉脉。弹唱党看到这里笑了,果然那首以西南城市为名的歌曲永不过时。古典指弹摇滚Funk党全哭了,这妥妥的歧视啊!

500

  当然,抛去其他的浮夸环节,影片本身也是一部质量上佳的作品。

  这部作品作为罗伯特·罗德里格兹的处女作,成本只有7000美元。在此基础上的英文配音甚至都比电影本身的制作成本要高。

  虽然画面粗糙,演技劣质,但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却凭借高超的剪辑技术,将影片中的悲情色彩与异域风情表现地恰到好处。

  而凭借这部影片,他也一举打入了好莱坞,影响了之后的许多电影。

500

  总而言之,吉他手虽然长久以来在电影中都只能是个带有工具属性的身份,但在耍酷装B上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强大。

  因为长久以来,人们对音乐家、乐师这些形象都有一种非常刻板的认知:例如只要会演奏某种乐器,就觉得这个人身上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美感。“演奏布鲁斯摇滚的人天生有一种牛仔的放荡气质,演奏爵士和古典的人则西装革履,优雅从容。”

  而这种美感一旦与暴力相结合,所产生的猎奇与反差度是很高的。

  因为暴力本身是很难具备美感的,但人的天性是追求暴力的,在这种本能的驱使下,才有了人为暴力赋予美感。

  所以我们会在银幕上看到一些这样的形象:“会弹吉他的恐怖分子”、“会拉小提琴的变态杀手”。

  例如《赛博朋克2077》的强尼银手,例如《英雄联盟》中拉小提琴的戏命师烬。

500

500

  这些人设的诞生都是源自于这种心理。

  换句话说,人们并不关心这些人的乐器演奏的如何,只是关心他们在使用暴力时身上有没有挂件乐器,因为那样看起来更帅一些。

  (完)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