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冰》的话剧风特别浓重,王志文的角色,很像是站在上帝视角去点评身边的人和事
【本文来自《人民需要警匪剧》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黑冰的话剧风特别浓重,文学性极强。
如果注意王志文的动作和话腔,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郭晓鹏”这个角色是出离于剧情的。
很像是一个上帝视角去点评身边的人和事。
任何在他面前提起的话题,他都是先否定或者假装肯定但实际上否定地切入话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论辩展现了郭晓鹏这个人物对于周遭事物的不屑和厌倦,
事实上,从全剧看下来,你也没发现郭晓鹏有多少真正挂念的东西。
更多时候是以一种抽象的概念去纯粹的反社会。
这种纯粹性,使得他本身的恶已经超出了一般的犯罪份子。
最后那段独白没有解释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个人对于社会到底是索取为主,还是奉献为主,两者的动态平衡如何?
郭晓鹏少年被阴影所笼罩,最终成为了社会更大的对立面,更大的阴影。
但是人若是化身成阴影,那么就等于成为自身存在的对立面,总是活在对立面的人,如同一架南辕北辙的车子,路越走,离自己的轻松自在的本心本愿越远。如同一把刀子在每天割自己的肉,结局是可以预期的。
这是意识自我的呼声,很强大。
但是被挤压的无意识自我则在不断地寻求光明和爱,当然对于郭晓鹏这么一个喜欢抽象的人类的人,
他所寻求的光明和爱一定是纯度极高,瑕疵极少的。
刘梅是他的手段,他可能会和手段相处,但是无法爱上一个手段,尤其是这个手段在他眼里还不够纯粹,即使这种不纯粹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郭晓鹏牺牲掉的。
但是汪静雯则不同,汪静雯不仅美丽,而且身世比较清白,外柔内刚的性格以及阳光的气质。
更符合郭晓鹏无意识里对于光明这个概念抽象的追求。
郭晓鹏无法解释自己为何向往光明的同时,却在做着最黑暗的事情。
因为他已经完全被黑暗同化了,他的结局从他开始不顾一切甚至不惜伤害到自己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其人格层面的坠落和精神层面上的自我毁灭。
王志文在《黑冰》中的11分钟独白
本文视频由风闻社区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