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程师摆摊卖袜子,副业竟月入上万?
近来有老铁点我了,说我离人民群众远了。
他们说,肥牛,你不能因为横发会的采访资源NB,就专挑有钱老板采。
家底厚的老板,干个生意投资个几百上千万,眼皮子都不抬一下。
他们的创业指导,对于没闲钱的年轻人来说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铁子要我注重实用性,多关注打工社畜的现实,高低整点投入低、好上手、来钱快的项目。
我一拍大腿:人民群众的需求咱得听!在我彻查朋友圈之后,我果然发现了一个很符合上述标准的好活儿,而且它:
超级适合大学生、上班族当副业来搞;稍稍努力一下子,月入上万不叫事儿。
这生意学名叫自由贸易,俗称摆地摊。
铁子们,咱可别看不起摆地摊。我一哥们本来想靠业余时间摆摊,挣点私房钱,结果,这家伙一不小心还月入过万了。
哥们本职工作是中科院研究所的工程师,加上副业摆摊5年,现在老婆、孩子、房子、车子,要啥有啥。
这条件,不把他拉来横发会拷问一番,我还敢称自己是横发会宠粉第一人?
我的山东兄弟——小明同学,今年刚30出头。
他是中科院研究所的一名航空航天产品机构设计工程师,专门做载荷舱的。
按理说,小明这技术都研究上天了,可不得是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咱妈嘴里的“别人家孩子”。
但再乖的中年科学家,都有一身烟火气,再会敲代码的工程师,内心都有成为二道贩子的渴望。
于是,小明做出了一个堪称时间管理大师的决定——白天人前敲代码,晚上天桥摆地摊。
△小明的摊位看着很整齐
对于小明来说,只要少玩点手机,鱼和熊掌就可兼得。
他既能靠摆摊赚点零花钱,让日子过得没那么紧巴巴,又能趁机观察世界,接触社会。
小明的算盘打得太完美,以至于令人难以相信:摆地摊有那么容易吗?
传闻10个摊9个亏。这档子事得看天吃饭,遇到刮风下雨,出不了摊,终于出了摊,却没找到个正规地方,还得举摊逃窜躲城管。
如果有别的选择,谁爱干这种动不动就鸡飞蛋打的活儿?
可小明说,按照他的性格,他是不会提前想这么多闹心事儿来绑架自己的。他很乐观,也擅长见招拆招。
况且小明干这行并不算新手。试错成本,早在他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消费过了。
他从研一开始,就在大学城夜市摆摊卖袜子。
那里玩乐的东西多,人流量自然也大。一开始,他蹬个自行车,扛一麻袋袜子出摊,还有骑三轮车的摆摊“恶霸”来别他的摊子。
对于恶性竞争,小明不屑一顾。他在天桥上别我,那我就跑去天桥下摆。
有一天,他发现,只要是他在的地方,方圆一公里,已经没有竞争对手出现了。那一刻,小明感觉自己的业务要起飞了。
小明回忆说,那时候他卖袜子半天能到账1500多块钱,净赚700多。这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算不少钱了。
要不是傍晚有课,有时还有论文要写,小明说他天天都能出摊,会赚得更多。
研究生毕业时,他还有一批货囤没有卖完,小明大方地将“衣钵”传承给了学弟学妹。
可惜学弟学妹并没有给这批存货一个体面的结局,他们接手后却发现自己干不了,最后,那批袜子在机械工程学院无疾而终。
毕业后,小明来到了北京。他和所有上班族一样开始了北漂生活。
北京生活压力大,而且小明下了班没什么事,回家就躺着玩手机,一玩四五个小时就这样没了。这让小明感到了生活的空虚,躺不平的他决定重操旧业。
小明的复出非常顺利。
疫情之前,在北京摆摊,小明一晚上能赚400多。如果是周六日在市场出摊,一天都能赚1000多,利润稳定在50%。辛苦摆上两天,一个月的房租钱就出来了。
按照日薪1000块来看,小明业余摆地摊,竟然比他在研究所上班挣得还多。
摆摊卖袜子,一个月能赚1万多,小明是怎么做到的?
今儿,咱就请小明哥给大家传授一部《摊贩的自我修养》。
首先,怎么判断市场?
换句话说,就是要知道自己卖啥能行。既然盯上了夜市经济,那么:
一、吃喝的话,如果要干铁板豆腐这样的小吃摊,需要技术手段,得会烹饪,他不擅长,不行。
二、玩乐的话,投资个门店,动辄先入场交个上万块房租,他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不现实。
剩下就只好从地摊上的生活用品上下手了。
小明相信女人的钱好赚,卖点棉袜、丝袜、手套啥的,不贵;而且快消品复购率高,怎么都能有市场,好卖。
其次,前期该投入多少?
学生时期,小明骑自行车往返批发市场和夜市摊位。
毕业后来了北京,小明搞了辆小电动车。后来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电动车不够用了,他为了进货方便,花7.5万买了一辆长安欧尚。
小明早先从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进货。动物园市场拆了之后,他就去大红门的批发市场,还有奥北之家进货。
一般,小明会找固定厂家进货,一次性进个2万块左右的货。货都是找厂家提前订,比如在5~7月份,他就开始订秋天的棉袜,过年的时候,就订春天的薄袜。
△小明的进货单
每笔进货,小明都有记账。2017年,小明一年就进了17万的货,净赚10万块。
当然,成本方面,除了进货成本、车的油费,当然还有重要的摊位费。
比如,在北京的文华市场摆摊,摊位费大概是200元/天。
如果是赶早市,大概需要50~100元/次。
△北京文华市场
接下来,要靠什么给自己的摊位引流?
袜子这玩意儿同质性太高了,买谁家的不是买?不搞点营销手段,谁要非买你家袜子不可?
为此,小明做了3件事。
#01.
目标用户非常精准,就是年轻女性。
为了抓住年轻女性的审美,小明在选款上格外讲究。他会找表妹、女性朋友帮忙选款,也会凭自己的直觉,或者和进货的老板聊天来确定款式。
卖了三四年女袜,小明成了最懂女性棉、丝袜审美精髓的铁血直男。
#02.
不仅卖袜子,还卖些便宜的小头绳。
这个操作与蜜雪冰城如出一辙,蜜雪冰城刚开始做起来时,靠的就是他家2块钱一支的冰淇淋引流。
先拿一两块钱的头绳,吸引女孩子过来,那来都来了,不带个10块钱3双的袜子走吗?
#03.
做一大块醒目的促销牌。
小明用大号楷体写了“10块钱3双”的广告牌。别嫌弃这样的促销牌土、糙,但它真的很管用。
任何时候,咱不能忘记下沉生意的精髓:便宜,便宜,还是便宜!
我问小明,就这些?没找几个朋友来当托儿吗?小明说,他周围的小摊贩,扮托儿的确实是不少,尤其是夫妻一起出摊的,老婆一直在摊位前绕来绕去地假买,小明说他不需要这样。
他能做的都做了,剩下就是诚信经营,静等有缘人。
你以为摆地摊很简单?看起来,下至刚会走,上至99,摆起摊来,无师自通。
但当你实际去做时就会发现,地摊摆得好,门道少不了。
比如,小明从来不直接把货摆在地上,他会带一个架子,把货铺在架子上,方便路人挑选。
在寻址上,小明找人流量大的地方,像地铁口,小区门口,最好周围也有摆摊的同行,几个条件满足,这里大概率就是摆摊沃土。
要带什么货出门,也要先看当地的客户画像。老人多的地方,他就多卖松口袜,年轻人多的地方,他就以款式取胜。
摆摊的门道都很类似,但大家的初衷却各不相同。小明结束了一天的研发工作后,仍然能跑出来激情练摊的理由,竟是因为他喜欢交朋友。
你以为打游击的地摊小贩不配拥有城市友情?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小明怎么对朋友,就怎么做生意。摆摊遇到问题,他总是以朋友的方式和客户沟通。
工厂发来的袜子中有残次品,小明坚决收回不卖。跟他买过3次袜子,小明就会加送两双。
有好多客户主动加小明微信,他们偶尔会聊天。小明见证了这些客户的变迁,他们也见证了小明从回龙观搬到史各庄,又一路到了北京大厂“家属院”,龙泽。
△小明摆摊的随身装备(录音机、打标机、打价格器)
小明说,他很认可那句话:如今不是生意难做了,而是大家不会去做了。
对于这位研究所里的工程师来说,他确实想通过摆摊赚点钱,但他也从中找到了快乐。
当客户看上了他选中的款时,那种与陌生人不谋而合的感觉,“我喜欢的刚好你也喜欢”,是小明经营了5年地摊最大的意义和动力。
这样的双向奔赴,竟是一位创业者最单纯的快乐。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摆地摊虽然很好上手,但瞻前顾后的事也很多,比如要风吹日晒,还要扛几十斤货,真的蛮辛苦的。
但辛苦之中,必藏真知。马云、任正非、柳传志,年轻时候都摆过地摊。许多创业者的第一桶金,都是从天桥上那两平米的土地上赚来的。
要知道,摆地摊永远没有开一家网红店那样光鲜亮丽,但它却要比网红店拥有更强的生命活力和最真实牢固的商业逻辑。
所以,年轻人别忙着眼高手低,不要以为只有陆家嘴才能装下你的创业梦。
如果连赶大集的乡土地摊都能被你玩明白,那你可要准备好了,因为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