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 ——谈杜十娘的人生

一、杜十娘的悲剧命运

明朝万历年间,青楼名妓杜十娘,遇见官宦子弟李甲后,二人情投意合,相爱相许。几经周折后杜十娘终于赎身,两个有情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结百年之好。她本想与良人相携一生,无奈痴心错付。李甲背信弃义,返乡途中受孙富挑拨,将十娘转卖给孙富。杜十娘绝望之下决心一死让李甲明白自己情谊,在帮李甲谋划拿到孙富许诺的千金后,她在踏板上一层一层地打开百宝箱,把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怒骂孙富拆散他人姻缘,痛斥李甲薄情寡义,有眼无珠,最后纵身跳入江中。杜十娘在污浊的世间如菊花般悄然绽放,即使生命终结也不愿舍弃自己的尊严成为被人买卖的物品,她绝然的身姿倒映出世间百态,江面上弥散了菊花高洁的花香。

二、悲剧产生的原因

  1、外在原因

 老鸨、李甲、孙富等人对杜十娘的伤害。

老鸨把杜十娘看作一棵摇钱树,狠心压榨。李甲初时有钱挥霍时,她“胁肩诌笑,奉承不暇。”后来囊中羞涩,就要赶他出院,对着十娘也是终日斥骂。老鸨唯利是图,无情无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杜十娘尝尽人情冷暖,体验了烟花之地的千般苦况。

李甲是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直接原因,杜十娘将自己的余生托付给他,而李甲在孙富的挑拨下,轻易就把杜十娘卖了,这直接导致杜十娘心灰意冷,一心寻死。李甲对杜十娘的爱,从来不是平等的,在他的心里,杜十娘出生风尘始终低人一等。柳遇春替他分析三百两赎身之事,认为那是老鸨逐客之计,杜十娘也非真心。此时的李甲并没有为心爱之人辩解,而是说:“仁兄所见良是。”后来孙富挑拨时也说杜十娘乃烟花之人,水性无常。李甲最后也选择了抛弃十娘,没有孙富也会有别人,在李甲心里这最多是一时贪欢,逢场作戏的男女风情,从未认真从爱情角度去考虑过。一个经历的是青楼寻欢的风流逸事,一个追求的是托付终身的从良之路,表面有交集,实际不同步,二人终难以获得理想结局。

李布政身后的封建社会

杜十娘命运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当时那个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妓女是最底层的人群,没有权利,没有尊严,供人玩乐,饱受欺凌和压迫。李布政在家闻知儿子嫖院,几次写信唤他回去。森严的等级观念下,杜十娘注定无法得到封建家长的认可。同时,男尊卑女的社会背景下,杜十娘才会如物品一般买卖。在看到杜十娘把宝物一件件扔进水里时,读者常常扼腕叹息。如果试想一下,一个身怀绝世珍宝又风姿卓越的风尘女子在当时的社会中会有怎么样的结局,我想最后的下场也只能是财失人亡。与其被北风摧残,飘落浮沉,不如“枝头抱香死”。

 2、内在原因

杜十娘渴望爱情,迫切希望有人能带她离开。这时,她遇上了李甲,“俊俏庞儿”,又“忠厚志诚”。就好像溺水的人看见了岸边伸出的一根稻草一样,杜十娘来不及思考,就紧紧抓住。可李甲是个“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每每遇到困难,他都消极逃避,缺乏担当和果断。杜十娘让他筹款为自己赎身,他“奔走三日,分毫无获”,最后是被杜十娘的丫鬟硬拉去,问他也“只是流涕,不能答一语”。杜十娘无疑是聪明而又机智的,与老鸨多种多样的,帮李甲取得千金。她勇敢的追求爱情。可此时被感情冲昏了头脑的杜十娘,只把李甲的贪恋美色当爱恋,把谨慎胆小当忠厚,看不清这风流才子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自私自利,懦弱不堪的灵魂。跟随这样庸懦自私的纨绔子弟也使她的生命走向了终结。

三、杜十娘悲剧命运的现实意义

1、无论身处何地都要保持希望,热爱生活。杜十娘在青楼中,“久有从良之志”,她希望摆脱这样迎来送往的生活,渴望过上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为此她不露声色地积攒银两,为未来做准备。同时,她也在寻找能带她脱离苦海的人。

2、勇敢地追求爱情。在遇到李甲后,她认定了自己的幸福,机智地与老鸨周旋,决心离开青楼,跟随李甲白头偕老。杜十娘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和幸福,是封建社会中反抗奴役与压迫的妇女典型。她的坚贞与反抗,刚强和坚毅,善良与热情,如菊般的品格令人敬佩。

3、抗争的意识。杜十娘与老鸨抗争,与李甲的家庭抗争,与不公的世道抗争。她摆脱老鸨离开青楼;在李甲“辗转寻思,尚未有万全之策”的情况下,她提出现在苏杭之地游玩些日子,计划叫李甲回去求亲友向父亲劝说,争取得到父亲的谅解;直到最后她被李家出卖万念俱灰时,她还在抗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沉下去的是封建伦理道德、自私的人性和肮脏的灵魂,她为了爱和自由誓死抗争!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她刚烈坚贞的性格让结局充满了令人震撼的悲剧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