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规草案意见,我反对
山西新规,我反对。
原创 林孤 林孤小姐 今天【如果我的家乡是一条大路,我就是一辆汽车,我跑啊跑,我多快乐!如果我的家乡是一棵大树,我就是一片树叶,我摇啊摇,我多快乐!啊~我多快乐!
可是我的故乡没有家了,一片落叶找不到根了,啊~我不快乐。】
——《落叶归根》· 赵本山
1
新的东西取代旧的东西,这是历史潮流,但也不必把所有旧的东西全部丢弃。
8月23日,山西省一条公开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热议。
山西省司法行政网发布了《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简称《草案》),其中对公墓管理费、殡仪服务价格、殡葬市场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第二十三条要求:“禁止生产和销售纸人、纸马、纸房、冥币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
“严禁生产售卖纸钱”、“取消封建迷信丧葬用品”。
草案一出,舆论四起。
2
丧葬用品前面加上“封建迷信”的前缀词,我不能认同。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清明祭祖、除夕烧纸,点烟也好、倒酒也罢、或是烧纸烧钱,祖宗先人都是收不到的。
我们是用一种形式,来表达追思,这是情感信号的释放。
这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这是民俗习俗,这是传统文化。
如果说丧葬用品是封建迷信,那么进庙烧香、见佛叩拜,岂不更是封建迷信?
禁烧冥币,山西这边还是新规草案出台,征求大家意见,而实际上早在半年前,哈尔滨已经这么干了。
3月份的时候,哈尔滨城管局就发出禁令通知:“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
咔擦一下,几千年的民风传统,今天就被一刀切没了。
不让土葬,棺材全都砸了,为了保护土地资源,老百姓同意了。
春节、红白喜事不让放鞭炮烟花,抓到了罚款行政拘留,为了保护环境守护蓝天,老百姓也同意了。
冥币纸币都不让烧了,清明节取消祭祖,直接改为旅游假期,促进城市GDP经济增长,老祖宗都不用去看了?
——这么简单粗暴的令行禁止,新华社都看不下去了:
移风易俗,不宜太激进。
3
在山西这边草案出台禁烧冥币的时候,我们这里的特色天地银行冥币,已经“烧”到海外,走向全球了。
不仅仅是亚洲、甚至于欧美很多国家,都开始在亚马逊购买冥币,他们称之为“祖先钱”。
我们这里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祭奠方式,我们自己一刀切没了,倒是被其他国家捡起来了。
土葬没了、鞭炮没了、烟花没了、冥币也没了,等到我们这些文化习俗都没了,韩国人会不会捡起来,全都拿去申遗了?
综合国力衡量计算中,文化软实力,原本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支力量。
美国的特效大片红遍全球,漫威的超级英雄,代表着美式正义。
日本的动漫形成支柱产业,拼搏、奋斗、不屈的精神,象征着日式浪漫。
连韩国的犯罪题材电影都走红亚洲,不断冲击奥斯卡小金人了。
全世界都在大搞文化产业,我们却把传统文化的习俗,一再丢弃。
清明节春节都不过了,跑去过西方的万圣节;汉服唐装还没整明白,和服洛丽塔服装却大受欢迎;国粹麻将和扑克都不准打了,西方的塔罗牌占星术却一路走红。
“咱中国人,不看星座,只看五行。”
二十四节气、易经、风水、冥币、祠堂、宗庙,这些东西,都是“封建迷信”?
都江堰历时两千多年了,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这才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老祖宗留下了无数瑰宝和智慧结晶,我们这些后人,却连几道纸钱都不肯再烧给他们了。
屈原投江为我们换来了三天的端午节,我们已经忘了端午节原本的文化内涵了。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是哪些?——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祭祖(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龙舟竞渡,悬艾叶、菖蒲、蒜头,写符念咒,打马球。
1863年10月26日,英格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运动的竞赛规则。
而在我们国家,两千三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就已经出现“蹴鞠”。
直到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今天,足球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运动,而我们的国足,却被骂了多年臭脚。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4
唐诗宋词、四书五经,这些我们不重视的东西,日本人捡去了。
孔子学说、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这些我们不重视的东西,韩国人捡去了。
当然,你说这和冥币烧纸有什么关系?
——如果传统的习俗和文化积淀,我们一再丢弃,最终我们就会失去固有的文化特色,转头开始被外来文化不断浸染。
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
文化的力量一再被削弱,经济的指标一再被追捧,到最后,精神面貌断壁残垣,大鱼大肉吃得再多,又有什么用?
老祖宗都忘了,连死人都不再尊重了,心里没了敬畏,社会风气,才会一度跑偏到今日这个地步。
别扯什么鞭炮不安全、烟花污染空气、焚烧冥币是封建迷信。
当郑州的文明城市指标,就是要求环卫工人“地上看不见一片树叶”的时候,普罗大众就彻底看清,“文明的”官僚性和文化的“破败性”。
鞭炮烟花冥币全禁了、灶台猪圈鸡舍全扒了,下一步,估计春联、喜帖、白布,这些东西都得取消了。
我很好奇,振兴乡村,是要打造一个新时代文明的乡村文化产业链出来,还是把农村搞成“郊区城市化”。
除了经济效益就是绩效指标,一再弱化文化属性,一度膨胀经济发展。
年味消失了、节日快乐没有了、祖宗牌位都不要了。
挖坟卖地、棺材跳舞,家里的老房子都不要了,一头扎进八宝山的“金屋”里。
时代发展得太快,以至于我们的灵魂加速堕落,远远跟不上金钱帝国的脚步。
只怕死后,无颜见爹娘,还得被老祖宗一顿暴打。
逝去的老祖宗们,都躺在被遗忘的角落里,任凭世间车水马龙,他们只瞧得见坟前的野草。
作者:林孤
个人公众号:林孤小姐(ID:lingu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