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新中国外语教育奠基人,伊莎白·柯鲁克的书

【本文来自《新中国外语教育奠基人伊莎白·柯鲁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推几本这位老太太的书籍:

  《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Ten Mile Inn: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与其夫大卫·柯鲁克合著。记述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战时期乡村情况。(材料收集应该是由大卫·柯鲁克完成的)

  《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Ten Mile Inn:Mass Movement in a Chinese Village)与大卫·柯鲁克合著。记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解放区土改时的乡村情况。

  还有一本《阳邑公社的头几年》(The First Years of Yangyi Commune)也是与大卫·柯鲁克合著,好像没有中译本?遗憾……

  《兴隆场:抗战时期四川农民生活调查(1940-1942)》与俞锡玑合著。记述了抗战时期重庆兴隆场(现重庆璧山区大兴镇)乡村情况。

  私以为,第一本和第四本可以对照阅读。当然,第四本的材料收集更加丰富。

  按照著作的时间顺序《兴》是最早完成出版的,有意思的是,这本书是在乡村建设实验过程中,由两位“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身份的女性(一位“洋人”、一位“下江人”)通过艰苦的田野调查完成的。

最终,食盐供销合作社在当地地主(不少有哥老会身份)、奸商的挤压下陷于停顿,挑花厂也因为国际局势无疾而终……兴隆场的乡建实验失败了,《兴隆场》这本书却留了下来……人生轨迹是连续的,回顾过往,貌似偶发性的选择能够找到隐约“前因”——很难说,伊莎白从深受基督教社会福音思想浸润到加入共产党(英)仅仅是因为丈夫的影响,;

也很难说,俞锡玑在获得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后1949年返回祖国仅仅是因为其父俞同奎先生任职文化部北京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她们的人生选择与之潜在兴隆场田野调查中的耳闻目睹没有任何相关性?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伊莎白与俞锡玑再次携手,美国东北大学的柯临清也加入进来,三位女性在原日记体《兴》的基础上,查阅大量档案材料,并于1997、1999、2001、2004年多次访问兴隆场“体验生活”(是的,在中译本序言中伊莎白用了这个词“体验生活”),穿过“既漫长又曲折,就像蜿蜒在七十多年前我曾待过的那个四川小镇上的青石小巷”,完成出版了《Prosperity's Predicament: Identity,Reform and Resistance inRural Wartime China》。这就是推的第五本书: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

  虽然封面上标着俞锡玑——顾问,但伊莎白仍在该书序言中说:“准确地说,兴隆场的故事是由三位女性作者共同讲述的”。多么可爱的老太太!

  俞锡玑是儿童教育学家,据记载,老太太说过:“看着孩子的眼睛,看着他(她)笑”。也是位可爱的老太太!

  三位老太太在乡间“体验生活”,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最后,引用一段《兴》的中译本后记中的一段话(在《兴》待版时后记经删略发在《中华读者报》上,题为《俞锡玑和伊莎白:烽火岁月里的“跨国合作”》):

  “伊莎白则马上纠正,她不是见证者,乡建运动,特别是新中国的历次政治运动,她都是参与者:无论外事学校还是以后的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政治学习,都没有让她缺席。当然,我知道,伊莎白的这句玩笑,夹杂着某种历经沧桑的归属感:从那时起,她已不再是外国的观察家。中国,最终成了她的家。”

  从那时起,她已不再是外国的观察家。中国,最终成了她的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