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我的童年女神又少了一个
来源| 摇滚客
今日BGM,《咱们屯里的人》,赵本山
今天中午12点,突然有媒体曝出演员于月仙在内蒙古拍戏时,车祸身亡。
稍晚警方通报了车祸原因:
今天凌晨3点30分,于月仙的乘坐的SUV和路上的两只骆驼发生碰撞。
事故造成于月仙不幸遇难、司机和其他乘车人受伤,两只骆驼死亡。
于月仙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她正是《乡村爱情》里“谢大脚”扮演者。
事发太突然,连于月仙的家人也正在往出事地赶。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网友或许只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心情:
上个厕所摸鱼的功夫,竟然收到了这么大噩耗!
于月仙参加的综艺不多,可合作过的艺人纷纷发微博悼念。
章子怡、辛芷蕾、翟天临都是在《演员的诞生》舞台上认识的。
《演员》的导演回忆她:年纪最长,但努力和认真丝毫不输年轻演员。
最催泪的还是一起合作过《乡村爱情》的老演员们:
王小利和小沈阳都喊他“小姨”,不能接受这个消息。
合作那么多年,彼此间即使没有亲缘关系,也胜似亲人。
这种感觉《乡爱》的忠实观众肯定感同身受。
从2006年《乡爱》第一季开播,到2021年《乡爱》第十三季收官,原来她已经陪我们走过15年时光。
尤其21天前于月仙刚刚发了杀青微博。谁都无法接受一个没有谢大脚的《乡爱》。
就像《乡爱》十级学者@孟大明白所说的:
“乡爱可以没有王长贵,但不能没有谢大脚。有象牙山两大女神才有这个故事,王小蒙是青年村花,谢大脚是中年女神。第一季就是王大拿、刘大脑袋、王长贵追求她,其他老爷们都仰慕他,她是整个剧的缘起。”
已经陪伴我们走了十几年的人,潜意识里总觉得他们应该一直都在。演了那么多年谢大脚,她早已成了记忆中一个温暖的所在。
但在谢大脚这个喜剧形象之前,她更是我的童年女神。
突然知道这个噩耗,除了悲叹,更多是惋惜:
人生或许就是一段不停告别的列车。我们越长大,越要目送更多人。于月仙走了,我的童年女神又少了一个...
很奇怪,于月仙1971年生人,明明才50岁,印象中好像她就没年轻过。
其实2006年拍《乡爱》第一部时,她才不过35岁。
赵本山曾说自己不爱用专业演员,认为越专业越拿捏,离生活越远。可他却偏偏用了中戏毕业的于月仙。
这里面当然有亲属关系,于月仙是赵本山的小姨子。
更重要是于月仙是个不装的虎妞。
为了演好“谢大脚”这个农村妇女,她增肥了20斤,天天在太阳底下晒,让肤色黑一点。最后出来的效果,你看得出她天生丽质,但气质就是农村妇女。
不耽于外貌,以至于多年后被翻出她竟然是《西游记后传》里女鬼“五真”的扮演者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这居然是谢大脚演的?
那个年代不缺美女,仅凭相貌于月仙算不上第一流。但她身上总有股难以驯服的野性,我愿称她为中国东北的莫妮卡·贝鲁奇:
迷人,但危险。
每个人的气质都是她人生经历的总和。
演《乡村爱情》时,有人好奇为啥她的角色叫“谢大脚”?
她说因为自己演了个保媒拉纤、四处走动的媒婆,所以得了个诨名“大脚”。
为了契合这个外号,原本36码的她,剧里总穿一双40码的鞋。鞋子不跟脚,必须塞满棉花才不掉。
俗话说“脚大走四方”。
“谢大脚”这个外号,还真预言了她风风火火的一生。
于月仙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家里三女一男,她是大姐,从小就被当男孩子用。
家里为了改善生活养了40多只鸡,吃喝拉撒全是她处理,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中专毕业后她留校当了老师,70年代四线小城的女孩子,能干上教师这个铁饭碗,在当时算顶好的工作了。
于月仙却想放弃教师工作,去考中戏当演员。
没有任何门路的小城姑娘,就敢为了远在天边的演员梦,放弃近在眼前的铁饭碗?
家里人都觉得她疯了,闹到最僵的时候,父亲一个巴掌扇地她在地上划了几米,老爷子以“逐出家门”威胁她:
“坐这山望那山高,干脆以后别姓于了”。
可于月仙抬起腿就走,当时还是半夜。她边骑车边痛哭,心里想的却是:
“我要怀揣梦想,我要把步子迈得大一点”。
好在最后奇迹降临,她被中戏录取。
临行前父母拿出仅有的积蓄和借来的钱告诉她:家里的条件只能供你半年,以后你自己想办法,你觉得行就走。
于月仙说“行”。
这一脚,就从闭塞的家乡小城,跨入了国际大都市。
然而天不遂人愿,还没等于月仙在影视圈闯出大名堂,她最小的弟弟,全家唯一的男丁,生了怪病。
这是种“脊柱会逐渐弯曲”的怪病,8岁发病,到18岁是脊柱侧弯达174度,背部形成了一个C字,内脏器官被严重挤压变形。
当时就有医生断言:两年内会高位截瘫,最坏可能性命不保。
2000年,于月仙的丈夫从报纸上看到南京鼓楼医院,外科专家邱勇医生的消息。这是位治疗脊柱矫正的专家。
可赶到南京才知道,邱勇医生之前没做过脊柱侧弯170度的大手术,这相当于脊柱被对折了。即使自己肯冒风险去做,病人可能也不能活着下病床。
于月仙父母当时就瘫了,身为长姐她觉得自己得站出来。拿到医生的判决书后,他和弟弟扔了一枚硬币来决定是否治疗。
最后硬币朝上,两人决定哪怕被当小白鼠,也要最后试一把。
可问题是,钱从哪儿来?
她当时只是个小演员,拍了几部戏才攒了3万多,可手术费还有十万元缺口,这在当时是笔巨款。
于月仙瞒着家人回到北京,在北京街头茫然走了整整3天。
她从小好强,低头求人的事她做不出;可此刻不低头又能怎么办呢?
走了3天她才想明白:现在是要脸的时候吗?
她只能拿出手机通讯录,按照名单一个个打,一个个张口要钱。
被拒绝是常态,一个小演员无钱无势别人凭啥要帮你?打到最后她自己也麻木了,多年后再谈起这件事,她憋着泪说:真的朋友,只有出事了才能看出来。
好在最后终于凑到钱,弟弟也成功下了手术台。不仅结了婚,有了2个女儿。最后还和姐姐共同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听起来这似乎又是个人定胜天的故事。
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个中煎熬。
如果她当时有一点要面子、有一丝心疼钱,这事就不可能完成。婚后于月仙一直没要孩子,她给的官方解释是“为了事业、为了家人给耽误了”。
或许这么多年,她是被迫把孩子放在最后考虑。
故事说到这里,我猜可能已经有人用三字总结于月仙的一生:扶弟魔。
可于月仙不同于那些悲剧模板里的女性:她风风火火,从未被抹去生命力。
十几岁时就敢跳出农门,去大城市追求另一阶层的生活;
二十几岁为救亲人一条命,就敢倾家荡产去赌百分之一的可能。
我佩服这种心头刻着一个“勇”字的人。
一生肆意,张扬洒脱。
她做这一切,不是被强迫,是出于对家人的爱。
知道于月仙离开的消息后,再看她的微博,感慨太多。
这个账号一看就是她个人打理,平时发的内容仅有寥寥几条回复。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她分享生活的热情。
她爱穿大红大绿,布料上印着大花的民族服饰。
每张相片她都得是绝对焦点。
她还是爱东奔西跑,还特意开了个#大脚走四方带你去逛逛#的话题,里面记录的是她四处游玩的经历。
她去了四川战旗村、去了云南大理、还带着老妈去了簧岭…
4天前,她还分享了在家乡内蒙古采蘑菇的小视频。
这个“采蘑菇的老姑娘”,摘了满满一袋白蘑菇。她好高兴自己摘到了最大的一颗白蘑菇,说白蘑菇炒肉、做蘑菇酱都好吃...
如果没有意外,我猜她会继续分享自己炒蘑菇的小视频。
可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回顾于月仙的一生,我能真切感受到:
这个世界,她用心爱过…
她一生,她用力活过…
就像某网友说的:
十六年峥嵘岁月,塑乡爱女神芳名大脚。
五十载华彩人生,赴瑶台嫦娥本为月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