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趁党庆生日展示未来前景?
昨日是台湾民众党成立二周年,也是党主席柯文哲的六十二岁生日。为此,民众党昨午以「加入民众党,起造新台湾」为题,因应疫情在位于杭州南路一段的新党部,举行创党二周年线上记者会。
柯文哲在演讲致词时表示,两年前的今天,民众党正式成立,随即投入二零二零年大选,感谢一百五十八万张选票支持,民众党成功进军国会;去年八月二日,感谢超过五千名党员相挺,成功召开党员大会,完成外界认为「不可能的任务」;另外,也陆续完成党代表选举、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出中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建立各地方党部。在过去一年,民众党在全台湾建立十六个地方党部、二十二个服务处,越来越多人愿意站在一起改造台湾,若用「统独」两字代表蓝绿,民众党的代表字则是「台」,「『天然台』是我们对于台湾认同的主张,生活在台湾,认同台湾,就是台湾人,所以在自己同胞当中制造分裂是不对的。」
会后面对媒体频追问「二零二二」、「二零二四」选举相关议题,柯文哲多半不愿多谈,语带保留。但即使如此,记者们仍然围绕着若二零二二年推出副市长黄珊珊角逐台北市长,因为她并非是民众党籍,如何以「母鸡带小鸡」方式拉抬民众党籍市议员候选人的选情;二零二二年是否会锁定县市结盟,如在台北、新竹和国民党合作;二零二四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是否预设蓝绿假想敌,包括侯友宜、赖清德、郑文灿等人?对于这些问题,柯文哲都顾左右而言他,不愿作出正面回应,而是东拉西扯,应付过去。
但是,对于民众党在去年的高雄市长补选中,以百分之四的得票率惨败,柯文哲却并不回避,在演讲中以幽默的口吻指出,很多人嘲笑民众党是「百分之四党」,但民众党是「从零开始」,过去一年,支持度成长到百分之十左右,会更加努力。他也说,有别于其他政党,民众党不走利益分配,一定会走得更长久。
两年前柯文哲成立民众党时,就毫不讳言他是要借助及利用这个政党平台,投入台湾地区的各级各物公职选举。因此,柯文哲昨日虽然没有正面谈及选举,其实召开党庆记者会,而且还是以「加入民众党,起造新台湾」为主题,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入党月」活动,吸收「天然台」入党,就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二零二二」和「二零二四」两场大选,因而柯文哲是要「睇定先」,根据当时的情势而做出选举的部署决定。不过,在与记者们的互动过程中,还是透露了若干设想,包括对「蓝白合」、「郭柯配」的态度。
其实,柯文哲现在正在「窥测方向」,如果形势的发展承接着目前对民众党有利的态势,说不好将会维护民众党的自主权,拒绝与党外的所有政治势力合作。当然,台湾地区的政治态势就像小孩脸那么易变,届时倘是民众党的热度未能维持,还是需要考虑与其他利益相近的政治势力合作的问题。因而现在就做定论,毕竟时间尚早。
实际上,目前就正是民众党「向上提升」,国民党「向下沉沦」的时候。在最近的疫苗议题上,民众党就似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做大王」,在国民党自己不争气、不作为之下,而让民众党得到了勇武表现的机会。实际上,除了是柯文哲本人卯足了劲炮打民进党当局的疫苗政策,并痛批其以台产疫苗谋私之外,只有无名「立委」的民众党党团,更是左右开弓,连打带批,让民进党当局穷于应付,而且更是将拥有四十个议席的国民党党团比下去,因而政坛上就有国民党被民众党「边缘化」的说法。
其实,以「立委」的个人资质而言,民众党是远逊于国民党的。不过,可能正因为是民众党的「立委」没有「包袱」,「初出牛犊不怕虎」,才有此横冲直撞的表现。在国民党主席改选,朱立伦当选之后,可能会有改变,不会让民众党独领风骚下去。
或许,柯文哲对此也有自知之明,而且在高雄市市长补选中「小试牛刀」中遭到惨败之后,还要仔细掂量民众党的真正实力,及所面对的各种实际情况,必须突破如下的「瓶颈」。
其一、二零二二年的「九合一」选举。民众党在二年前才成立,因而赶不上二零一八年的「九合一」选举,缺乏地方根底。柯文哲作为台北市长,在台北市议会内,就没有民众党籍的议员为他保驾护航。高雄市长补选,本来是测试民众党在台湾南部的地方支持度,并趁势崛起的良机,以及对与亲民党的合作前景进行预测,但却失败了。
但无论如何,民众党都必须全情投入二零二二年的「九合一」选举。这分两部份,一是县市长,二是县市议员。估计民众党是以专攻县市长为主,兼顾县市议员。因为县市长是「立委」以至「总统」选举的「大桩脚」,柯文哲既然有个人「更上层楼谋大位」,及壮大民众党的愿景,就必须在各地部署大中小「桩脚」。因而现任的「立委」,以及当初落选的「立委」候选人,都将是战将。由于法律没有规定「立委」参加其他公职选举必须停职,因而这个问题易解决。
其中最触目的是高虹安,她在这轮炮轰民进党当局的疫苗政策中表现亮丽,打出了全台知名度,因而正筹备挟着这股气势,参选新竹市长。由于她是科技人出身,在科技人员群集的新北市,而且还有郭台铭的加持,应是大有可为。
至于县市议员,可能将会面临「区域立委」全军尽墨的宭境。不过,县市议员是「复式名额」选制,只要有百分之八的得票率就可当选,民众党可能会「渔翁撒网」,总会有人担心。柯文哲现在号召「天然台」入党,可能就是朝此方向部署,吸引那些在民进党、国民党都不得志的人员入党。
其二、是柯文哲本人。他本来就有「大位」之愿,成立民众党的目的之一也是要为自己架设平台。由于民众党在二零二零年的「不分区立委」选举中,政党票的得票率突破门槛,二零二四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可以直接提名候选人,不需经过民众连署,因而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这项「福利」。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柯文哲在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卸任台北市长后,没有政治舞台,不像现在那样每天都有新闻出街,而是见光率将会大减。幸好他及时成立了民众党,除了是提前拿到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门票」之外,也因为民众党能够成立「立法院」党团,使他成为「大党党魁」,仍能经常出镜,维持知名度。
基于高虹安的亮丽表现,届时柯文哲与郭台铭合作,是一个可行的组合。但问题是,郭台铭为了让蔡英文为他购买疫苗「开绿灯」,作出了「不选二零二四」的承诺,因而将会遇到「诚信」的质疑。
国民党的侯友宜,目前民调极高,将柯文哲甩在后头。既然自己有可能单独参选的能力,就未必会寻求与民众党合作。但政治的事情一日都嫌长,说不好届时还将会是「蓝白合」,加大当选的保险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