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中美联手启动世界基础建设市场,将成为人类未来的基础
毛泽东第一次去莫斯科的文化诉求就是“广交朋友”。《中苏新条约》是桌面上的目标,但是,这不是“好吃又好看的东西”的全部。
即“好吃又好看的东西”的文化诉求是交朋友。大伙同桌共饮,促膝谈心。这种文化诉求亦可称之为文化意识,或中国传统的实践及关系理性(如实事求是)。它贯穿毛泽东一生,20世纪70代初毛泽东会见尼克松时谈哲学,是“交朋友”理路的深化。
朋友是什么?毛泽东为与斯大林无“朋友”可谈而闷闷不乐,发泄说“天天吃饭、睡觉、拉屎”?朋友是中国传统的象思维的基本(对象),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系理性;二是实践理性。即朋友不是决定于人(个体)自身的,且不同的环境、形势、范围,朋友的关系的建立都会不同。也可以说是朋友的关系的建构“极精微致广大”的特征。
朋友的理路也称之为中国文明理路。它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真朋友,或称铁哥们;二是一般的朋友,包括协议(契约)书上的朋友,应该说这种朋友中国比较陌生;三是不够朋友,甚至走到了朋友的对立面上去了。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天下一家亲,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出门朋友象家人一样,这是中国传统的逻辑。
孔子是《论语》第一篇就讲朋友,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友与远方与天下密切相关。用现在的话说,朋友理路是中国外交的基石。
显然,这在西方文明不同,西方靠契约。这是两种文明范式。西方政治就是博弈,或构建某种契约,契约定了大家都要遵守,这就是契约条件下的朋友。斯大林与毛泽东谈判,首先拿出《雅尔塔协定》。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基石是1648年5月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现在特朗普意欲改变的就是架构世界格局几十年的这样那样的条约。
西方也讲求促膝谈心,但是,那不在政治领域,而在宗教领域,如为了传递上帝的旨意也“促膝谈心”。
中国领导人常常被称之为上帝的守护者,这不是虚假,因为中国人做了许多“宗教”方面(如促膝谈心、心相交)的事,中国政治是超越博弈的范式的。西方评价毛泽东是政治家中极少的诗人,但是,诗的素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备,也是中国领导人的擅长。政治的文明基础不一样所致。
中西方方面面的矛盾往往出在这里(西方常常称中国人没有信仰,这是百年误解)。西方契约(博弈)精神也往往是专业精神,毛泽东对白求恩的称赞是典型,他称之为国际主义精神。
签订契约有一个前提,即需要对契约的内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大家可以接受的认知,契约有原理或公理的意涵。它与西方文明理念先行的传统是分不开的。但是,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无法得到大家同意的情况下,契约就无法签订,甚至乱成一锅粥。欧洲几千年“天下”几乎不得安宁,一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并没有制约一战二战。
与中国朋友理路不同的契约理路根本问题是难免异化。即如若某种“意识形态”或理念成为了主导,人会产生“镜像思维”,成为意识形态的牺牲者。
冷战是意识形态走向极端的最大悲剧。中国是最早走出冷战的大国,而毛泽东的实践理性(交朋友的外交理路)是走出冷战的根基,毛泽东的“原子弹纸老虎论”是走出冷战的伟大发明。因为,实践理性是“接地气”的,是极具原创性的。“一带一路”是最典型的中国风,最典型的实践及关系理性的概念。
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有共同的地方,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不同的是路径不同,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世界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文明有“和而不同”的千年文明积淀,中国对西方文明的侧重是“和合”,或文明互兼,这种文明的理路伴随中国文明的复兴将日益彰显。
中国对美国文明是包容的。在这方面,悲剧性一方是美国政治,它眼睛里柔不得沙子。与中国文明的“和合”传统不同,美国传统关注的是文明的冲突,是你死我活的博义,竞争。
美国的传统朋友是打出来的,中国的传统朋友是吃出了的。“有话好好说”,好好谈,交朋友就是谈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天涯若比邻”,朋友遍天下,中国没有“契约”,但是,朋友无所不在,天下熔融五千年。
中美关系几十年积累了许多积移因素,如基辛格这样的“老朋友”仍然有许多。当然,美国现在出现了断层,许多中美联手时期(如基辛格)这样的人被新人替代,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更多的是“竞争”,是“战略对立”。
但是,中国不会因为美国的贸易战而放弃自己的文明理路,朋友成不成没有定论,世界这么小,抬头不见低头见,中国会保持乐观的“交朋友”的理路,找寻中美最大公约数,这不仅仅超越冷战,也是未来“新时代”的主流。
以往中国人淡化了自己的文明理路,许多政治行为让世界感到突兀。许多中国人自己也不知中国文明为何物!许多精英从利益上计量中巴关系,利大于弊的结论不绝于耳。多年以来人们对郑和下西洋的认知没有跳出“利益”的得不偿失的层面,没有把它纳入中国的实践及关系理性(文明理路)的范畴,感觉与哥伦布的“世界大发现”相比抬不起头来,全无中国文明的自信与认知。
中国文明复兴的提出深化了中国的理路,中国文明复兴的呼声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特朗普急速让中国“回归”,独立自主的思绪正在重新回到更多的人视域,抗美援朝再次成为中国理路或“经验”的吸取对象。
特朗普代表了美国的改变,从友朋的角度讲,中国应该乐观其成,特朗普揭穿了许多美国意识形态的虚假面(如CNN造假新闻等),可以说,特朗普让美国假借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走极端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虽然,中国将因为贸易战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是,特朗普避免了美国走上意识形态(民主自由)极端化的路径,让美国回归“现实”,为中美新的关系的建构无意间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中国文明仍然处于历史的机遇期,可以预见的贸易向美国的倾斜也没有改变中国文明复兴的机遇期。假如美国的服务贸易优势进一步扩大。。。。。。中国人将大量出国,或用时空转换获得生态上的严重不足。。。。。。出国正成为爱国的重要方式方法。
从美国文明的理路出发,冲突是首要选项。即朋友是建立在契约(博弈、竞争)的基础上的,显然,中美文明互兼的路径将是文明的契约,这将是影响百年的世界性的关系框架。
毛泽东访苏前称斯大林是“中国人民的朋友”,这是亲如一家的、兄弟无间的称呼,它也是毛泽东内心的文化诉求,但是,现实完全出乎他的想象,第一次交谈后斯大林避而不见了,没有谈的了,自然既是有好吃的也是味同嚼蜡,“天天吃饭”,我要回去。。。。。。后来毛泽东称斯大林是“中国挚友”,文字上比朋友更进了一步,但是,情感上却退后一步。
毛泽东“交朋友”得来的却是《中苏新条约》,得非所愿,毛泽东当然心有所失。但是,毛泽东“交朋友”的诉求已经改变了世界,因为《中苏新条约》意味着斯大林放弃了《雅尔塔协定》,意味着斯大林放弃了“三巨头”的契约,意味着中国进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毛泽东的“朋友”不是完全没有谈成,虽然,斯大林放弃《雅尔塔协定》不是毛泽东直接促成的,但是,毛泽东对“交朋友”的执着、坦荡(无声的吃饭睡觉文章及不惜“被软禁”却为“交朋友”创造了巨大的时空的作为)是斯大林改变的主要直接因素。
毛泽东之前,世界没有一个大国为中国做出让步。应该说《中苏新条约》就是大国间的契约上的一种新型朋友关系,中苏兄弟友好关系是大国关系的雏形。
当下,中美对世界格局的改变有共同点,即中美都想改变世界的格局,这是抱有原教旨民主自由观的人看不见的。特朗普押注利益博弈是美国的回归,特朗普认为世界格局的改变才能恢复美国第一,特朗普大象撞碎了美国二战后的坛坛罐罐,世界的不确定感前所未有,这与中国文明的复兴或新时代的理路发展同步。
表面上,特朗普的美国第一与中国的理路相互矛盾,斯大林期初同样直言“三巨头”打造的《雅尔塔协定》不可动摇,苏联的利益无法让步(苏联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但是,斯大林潜已经体悟到中国巨大的体量的出现必然改变世界格局,这与毛泽东的朋友的理路的世界意义是同一的,即世界格局应该容得下“朋友”,中苏关系归根结底是中苏人民的友谊,《中苏新条约》是阶段性的,友谊是长久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作为大国比美国更可靠,尤其是特朗普以来,美国的不确定性与中国的长久稳定形成鲜明的比)
特朗普与斯大林一样,需要改变世界获取自身最大利益,它客观上是对中国理路的调适以及承认(斯大林在当下俄罗斯再次获得认可,它与中国对斯大林的长久的客观的历史性认知不谋而合,斯大林如果地下有知也应该瞑目了)。亲兄弟明算账,但是,相互关联(亲情、友谊等等)是第一位的。
特朗普追求在中国崛起且世界格局已经改变的情况下美国利益的最大化,它包含的前提就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世界格局已经因为中国的崛起而改变。他只是剔除世界格局的“虚假部分”,还原世界格局改变的自身而已。
斯大林想毛泽东“好好休养”,吃饭睡觉,但是,毛泽东既是吃饭睡觉亦让斯大林无法承受。中国人今天吃饭睡觉同样会改变世界(参见李毅文)。更何况今天的中美对比与70年前的中苏对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以“承认”中国为前提,通过改变世界(包括中国)是特朗普美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二选择。
把中国树为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包含对强大中国的承认,所以,中国不必也没有可能采取自我矮化的中国仍然远远落后与美国的“鸵鸟政策”。
中国理路讲求“讷于言,敏于行”,或大道至简,理念、话语或概念处于第二位。中国传统为“和合”保留了巨大的时空,如“斗而不破”,如“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如若戳穿露水,撕破脸,不认人,地球村里如何长相处?
中国传统的实践理性也可以称之为行为哲学。所以,毛泽东欲于尼克松谈哲学,它是毛泽东欲于斯大林“交朋友”的继续。既是今天文明仍然需要理清(解构)契约与朋友相互间的关系。。。。。。美国将中国树为“竞争对手”伴随着各种极限施压,我们辩证看待是十分必要的:即一方面是美国对中国强大的确认;另一方面“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中美“朋友”仍然要处,地球村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中美没有不相处的时空。中美肉搏最好的解仍然是合作,中国为中美合作的担当(付出)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也是世界格局改变的里程碑。“一带一路”实则包含有中国避开与美国的直接竞争而“另辟蹊径”、且为与美国合作创造更大的时空的担当。
当然,今天中美已经不是当年的中苏,中美已经成为直接的“竞争者”。斯大林对《雅尔塔协定》的修正换来的是强大的中苏联盟。即“朋友”是次要的,斯大林的苏联利益诉求成为主导。今天,“朋友(关系)”成为第一(特朗普说与中国领导人关系很好),利益博弈成为主要内容。
中国当然应该深挖中美关系的财富,既是美国极力施压(脱钩、速冻)中国,中国吃饭睡觉的文章亦要做足做好,尤其是中国的大市场要高歌猛进。特朗普的利益博弈积极的一面就是现实主义,为中美关系新的建构客观上提供了较以前不曾有过的时空。中国的关系理性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美国也在积极加入到世界的基础建设市场。如若中美联手启动世界基础建设市场将成为人类未来的基础,和就的消费品市场不同,长期性的基础建设市场与其说是激烈竞争的、有限的市场,不如说是无限的、系统性、协调性的市场。
以基础建设为重要组成、以协同为特征的“一带一路”是中国理路,亦是中国理路为人类未来铺就的一块基石。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和就的“利益最大化”的竞争市场有原则的区别。英国加入“亚投行”被称为世界做好了美国停滞(衰落)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中美避免“零和游戏”的未来时空。
它也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强大的“事实基础”。中国已经处于世界的中心,但是,我们自己仍然严重缺乏自信。不客气讲,许多人喻于美国的理路(思维范式、理念)不能自拔,对于中国的世界的中心地位事实视而不见,关键一点就是他们忽视中国的实践、关系理性,忽视了中国的践行体系及逻辑。
斯大林从对中苏新条约的全面否认到全面接受,从将毛泽东“冰冻”到将毛泽东推到世界的舞台中心,从将举世闻名的足以让所有人称臣的“三巨头”签订的《雅尔塔协定》当作尚方宝剑,到弃之如敝屐。。。。。。斯大林180度的转变应该是世界格局转变分界点,世界不能仅仅依靠“上帝之手”调控人类相互间的竞争,人类应该将协同、关系视为“本体”,它说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就像中苏新条约开创了契约加朋友关系的新篇章一样,中美新关系将是人类未来的里程碑,而世界基础建设市场的启动将是这个里程碑矗立的坚实大地。中美已经迈出了各自的步伐,合作熔融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