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毫米降雨量为什么巨大?因为它是降维打击 | 袁岚峰

  导读

  人类平时其实主要是二维的动物,很少面对高度的变化,除了坐电梯等少数时候。而降雨量相当于强迫我们面对高度的变化,把我们从二维世界拉入三维世界,这种从天而降的降维打击很容易令人措手不及。

  2021年7月,郑州发生严重水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数据是,20日16时至17时,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事后大家都对生命与财产的损失十分痛惜,不过有许多人感到很奇怪:200毫米也就是0.2米,听起来不是个很大的数值,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灾害?

500

  2021年7月19日20时至20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我不是气象专家,不过我觉得用物理学中的量纲分析,就可以理解这个佯谬。基本的道理在于,降雨量是一种“降维打击”,因为平时我们很少注意到高度这一维。

  降雨量的定义非常简单,百度词条说它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单位面积积聚的水层深度”。请注意它的量纲是长度,一般用多少毫米来表示。换句话说,降雨量等于一个地区降雨的体积除以这个地区的面积。

  上面这些定义都很容易理解,但下面有一点不在定义里的现实情况,我觉得非常关键:一个地区的地面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像郑州这么大的城市,肯定是有些地方高有些地方低,比如说,地铁肯定是地势最低的。这样一来,降雨就不是在全市范围内平均分布,而是集中到地势低的地方。那么这些地方的水位,就远远不只是200毫米了,而是可以比它高好几倍,高出的倍数等于全市的面积与地势低的地区面积之比。这就是为什么,200毫米这个听着不大的数值足以导致灾难。

  现在是不是恍然大悟了?再延伸思考一下,人类平时其实主要是二维的动物,很少面对高度的变化,除了坐电梯等少数时候。而降雨量相当于强迫我们面对高度的变化,把我们从二维世界拉入三维世界,这种从天而降的降维打击很容易令人措手不及。

  有一个戏剧性的例子,来自2018年上映的电影《碟中谍6》。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特工伊森·亨特,在他的搭档班吉·邓恩的GPS指挥下,追赶他的敌人。班吉指挥伊森左转,伊森的左面却是一扇玻璃窗。伊森只好抓起一把椅子砸碎玻璃,站在窗口。班吉问:你在等什么?伊森回答:我正要跳出窗户!班吉才发现自己是在二维模式。班吉说了声“Good luck”,然后伊森在众目睽睽下跳窗而出,摔得七荤八素。这就是二维动物进入三维时的不适!

500

  你在等什么?我正要跳出窗户!

500

  不好意思,我没调成3D

  有一种常见的解释是,把面积乘以降雨量算出体积,然后说,你看这体积有多大。例如说一亩地面积是666.7平方米,1毫米降雨量就相当于往一亩地浇了0.6667立方米即666.7公斤的水。又如说郑州的面积是7500平方公里,一小时200毫米的降雨量就是15亿立方米,相当于在一小时内把150个西湖的水灌进了郑州。

500

  西湖的水我的泪

  这些计算都是正确的,不过其实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它们只是说明了降雨的总量巨大,但别忘了地面的面积也巨大,两者相除仍然是那个看起来不是很大的降雨量。只有考虑到地势的不均匀性,才会理解为什么看起来不大的降雨量已经足以导致灾难。

  实际上,中国气象局的标准是: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的叫做小雨,10至25毫米的叫做中雨,25至50毫米的叫做大雨,50至100毫米的叫做暴雨,100至250毫米的叫做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的叫做特大暴雨。郑州在19日20时至20日20时的一天内降雨量552.5毫米,所以属于特大暴雨。

500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降雨过程等级

  从17日20时至20日20时,郑州三天的降雨量是617.1毫米。而郑州平时全年的降雨量平均值为640.8毫米,所以在这三天的时间里,几乎下了平时一年的雨!

500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下一个容易想到的问题是:这次气象部门有没有失职?

  基本的回答是:没有失职。例如中国气象局7月16日曾向相关部门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滚动发布6期决策气象服务材料。河南省气象局7月15日报送的《重要天气报告》指出,“17日到19日我省北部、中东部有暴雨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需加强防范”(https://view.inews.qq.com/a/20210721A061K600)。

  在细节层面,最初预报暴雨中心是焦作,焦作为此如临大敌,结果暴雨中心却成了郑州,误差有百多公里。不过这种量级的误差完全在正常范围之内,不能求全责备。因此,我们可以批评河南省、郑州市在预警面前响应不及时,但不应该批评气象部门没有发出预警。

  更深入的问题是:人类当前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对此刚好有一个回答,来自2019年曾庆存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我咨询专家朋友后的评论(坏掉的机器人怎么办?机器人:没事,我自己修 | 科技袁周虑第39期)。曾庆存先生正是因为天气预报获奖的,他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创立气象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系统理论和定量反演方法,为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下面来看我当时的评论。

500

  曾庆存

  每当你听到这个天气预报的音乐(《渔舟唱晚》),你就应该感谢曾庆存先生。

  《自然》杂志盛赞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世界气象组织将数值天气预报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和社会进步之一,深刻改变了世界。以前靠天气图和预报员的经验,有效性和精确度有限。现在可以在7天内达到很高的水准,例如登陆中国的台风从来没有漏过,减少的损失不可估量。虽然大家还在吐槽天气预报,但正是因为进步了,才让大家有可吐槽的。

  数值天气预报的难点主要有两点:1)大气运动方程组里尺度混杂,从几百米到上万公里的系统共用一套流体力学方程组,所以非常容易出现不稳定;2)运算量极其巨大,即使超级计算机发展到E级,数值预报系统只要稍微调整下分辨率等,就很快让超算跟不上。所以我国5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数值天气预报实验时,用的都是简化版本。

  曾先生的贡献在于,推动了用原始方程组进行积分运算,并且对数值预报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是国内外公认的数值天气预报的鼻祖之一。简而言之,对国内的数值天气预报,他做了0到1的工作。

  上面是人人都能听懂的,下面用专业术语深入解释一下。曾庆存提出了数值积分的“半隐式差分法”。显式、隐式和半隐式是不同的差分方案,各有优缺点。显式算得快但容易不稳定,隐式稳定但算得慢,半隐式稳定又比较快,是比较好的计算方案。半隐式差分法至今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是数值天气预报的核心技术之一。

  了解了天气预报之后,下一个容易想到的问题是:能不能用人工方法干预天气,比如说让雨分批下,以免短时间内下雨太多?

  回答是:至少现在还不能。这种思路叫做“人工影响天气”,确实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个领域。但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我们才能对天气略微施加一些影响,例如用碘化银人工降雨(河南特大暴雨如何形成?人工干预让暴雨分批下可行吗?| 魏科)。

500

  人工降雨 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青海站

  但对这次的大暴雨,我们就基本上无能为力。因为它的时间尺度持续好几天,空间尺度持续上百公里,这样的大规模降水既不能用人工消除,也不能把它搬走。

  另一个例子是,特朗普曾经提议用核爆来阻止飓风,然后中国气象局发了一条微博,解读这种不自量力的想法(https://weibo.com/2117508734/I482I7qgT):“一个成熟台风释放出来的热量,相当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千万吨当量的核弹。台风每小时释放的热量等于2600多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相比于台风的能量,原子弹要弱太多,即便是向台风眼投放核弹也无济于事。”

  我在讲核武器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有观众以为核武器能毁灭地球,其实这大错特错。核武器最多只能通过核污染毁灭人类,离毁灭地球还差得太多。许多人过高地估计了人类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大自然的力量。实际情况是,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十分渺小。

  不久前,德国也发生了严重的洪灾,死亡一百多人。不少人在因为这些嘲讽德国或者嘲讽中国,其实都大可不必。人类是一个整体,无论在哪里发生灾难都是应该哀悼的,我们应该懂得这样的大格局、大图景。

500

  知乎网友@甄昊元 的《暴雨自救手册》

  近年来气候灾害频发,显然跟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许多人把气候变化仅仅理解为全球变暖,然后每当遇到一次寒冷天气就质疑气候变化是骗局,其实这都是误解。全球平均而言确实在变暖,但并不是每次气象事件都是变暖。气候变化的普遍后果是热的更热,冷的更冷,干的更干,湿的更湿,极端天气增多。这种情况在我国可能更为突出,因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季风区,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不下则已,一下基本上都是暴雨,所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暴雨出现。

  2019年《气候变化绿皮书》统计了近三四十年间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发现1980至2018年间,全球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地质、天气、水文和气候四类灾害)发生次数从1980年的249次增加到2018年的848次。其中,2018年发生次数达到历年之最(河南特大暴雨亲历者:我是研究气候的,都没有想到……)。这足以让我们警醒。

  我的朋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魏科博士指出,地球的气候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不能依然用以前的那些措施和方法对待它。我们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培养、灾害发生之后如何响应等多方面做出改变,把灾害看成一个链条,从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来整体应对,才能达到最大的防灾减灾效果(河南特大暴雨如何形成?人工干预让暴雨分批下可行吗?| 魏科)。

  我来总结一下。人类当前虽然还没有飞越星辰大海的能力,却已经有了自我毁灭的能力。因此,悲天悯人,反思自己,积极采取防灾减灾、碳达峰、碳中和等行动,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

500

  碳中和的概念 图片来源:丁仲礼院士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