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语言文字能走多远,最终靠的是什么?
很多人从中外文字的内在特性(如是表音还是表意)出发讨论中外语言文字的发展前途,得出中国的汉字必然要比如今使用广泛的拼音文字“活”得长。我倒有不同的看法——
语言也好,文字也罢,归根到底是依附于人存在的,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任何语言文字都没有已经注定好了的命运。
一个民族兴盛时,她的语言文字也必定兴盛;一个民族衰落时,她的语言文字也必将遭到淘汰。中西方的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大航海开启殖民扩张历史后,西方国家把它们的语言文字带到了世界各地,影响至今;而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衰落,曾受中国文化深度影响的周边国家,也逐步直至完全放弃了汉字的使用,甚至连中国人自己都想放弃自己的文字。
哪怕是新中国成立后,汉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也一度存在于国家领导人的规划之中。彼时中国国家实力的落后,使汉字成了戴罪之身。
我们今天言必称汉字如何有效率、如何易学、如何信息量高,在那个国家不发达时代这一切仿佛都不存在。反观以英文为代表的拼音文字,我们可以列出很多条它们本身的问题(如词汇量无穷大、语法体系极端复杂等),但这都不影响它们作为今天世界的主流语言的地位——不仅顶尖的学术论文要以英文发表,无数的新技术词汇也都不得不以英文或其它拼音文字来书写,如Wi-Fi、5G以及日文韩文中愈来愈多的英文外来词汇。
难道是国际顶尖周刊都眼拙,不知道中文有那么多优势吗?难道日本韩国都忘了他们曾经借用了大量的汉字词来填充他们的语言了吗?今天中文的影响力远没有英文大,难道是因为它不科学合理吗?非也!是因为中国、中国人的影响力没有说英文的人的影响力大。
归根到底,一种语言文字哪怕其本身再科学、再合理、再有效率,脱离了使用它的人,都会是西山落日。
中国的语言文字要想兴盛起来,中国首先要兴盛起来!中国语言文字不致堕落,靠的不仅仅是“非表音文字”的属性,还有无数的中国人几千年来维持这个民族、维持这个国家的努力。
假使近代中国彻底堕落、中国人彻底沦为失败民族,今天的中文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门世界史上的古老符号文字吗?抑或我们早已走上了汉字拉丁化的道路。
所幸,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用中文作标识,外国宇航员要想和我们合作就得学中文——这便是“中国兴盛起来使得中国文字也兴盛起来”这一逻辑的现实体现。
随着中国人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愈来愈不容小觑,中文开始被一些国家列为升学考试的选修科目,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愈来愈多的中文指示牌……我们不难发现,中文的世界影响力正在提升!
而这一切在的背后,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我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影响力的提升,是我们中国人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牺牲的长期努力奋斗!
归根到底,一种语言文字能走多远,最终靠的是使用它的人;中文能走多远,最终靠的是中国人。中国人如果甘于堕落,导致国家衰亡,哪怕中文本身再完美,也会被湮没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人如果有志气,把国家建设得蒸蒸日上,中文的未来就是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