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片不足1%,这部没有明星的电影,拍出了国产片的良心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又是一年“高考后”

  无论考得好坏与否,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

  就代表着另一崭新阶段的开始。

  大学,是全国大学生共有的青春回忆

  长发飘逸的学姐、经常手抖的食堂阿姨、还有喜欢和学生斗智斗勇的宿舍管理员……

  即使毕业多年,那段时光依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日后回味起来,会给我们苦涩的生活带来一抹甜。

  如果你也怀念你的大学时代,或者即将步入大学校园。

  有一部片你一定要看看——

  《大学》

500

  这是一部纪录片,幕后的创作团队均为清华学子,该片跟拍三年、后期制作长达一年。

  全程没流量、没明星、没大导

  但它却用细腻的镜头,全方位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4个普通清华人的故事。

500

  影片自上映后好评不断,豆瓣开分8.0、猫眼开分9.3

  但排片却少得可怜,甚至不足1%。

  很多电影院只放映一场,甚至根本没有排片。

500

  即使是在这么悲惨的状况下,不少观众依然认为它是今年的国产影片里难得的佳作。

  《大学》虽然只关乎清华大学,但它却不是一部只讲学校的电影。

  它把镜头对准了人

  所以,别担心,即使你不是清华学子,也能在这部影片里找到共鸣。

500

  影片从即将入学的00后学子严韫洲的故事拉开序幕。

  在18岁生日之际,他拿到了心仪学府“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张薄薄的信笺,承载了他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心血。

500

  大家只看到学霸的光芒万丈,没人知道小严背后所付出的心血。

  “10岁后就没有生日,只有期末考试。”

  高考结束后,他虽然已经取得2018年上海领军计划物理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但也差点因为总分的劣势与梦想的清华大学擦肩而过。

500

  所以,当接到通知书那刻,激动、兴奋、从容,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通知书中间那个小纸雕,是清华大学的二校门。

  看着不起眼,却代表着未知的惊喜和充满新鲜感的未来。

500

  当他穿着系衫坐在礼堂之中,听着校长洪亮的致辞,他才对大学生活有了实感。

  褪去稚气,变成一个成人,他也开始经历人生中无数个第一次。

  第一次参加军训,在滂沱暴雨中和同学一起完成20公里野营拉练;

  第一次参加新生舞会,穿上西装、打领带,羞涩地牵起女孩子的手。

  接下来的四年,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500

  相比较小严对学校的陌生,教授钱易对清华大学再熟悉不过了。

  86岁高龄的她在清华任教60余年,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她。

  从未停止教书育人的脚步。

  她是我国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研究与教学领域的大师

  环保事业是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500

  同时,她还出身于“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的钱氏家族。

  是国学大师钱穆的女儿。

  镜头里的她没有架子,打扮得也很朴素。

  站在讲台之上,总是声音洪亮,讲到激动处,还手舞足蹈、神采飞扬……

500

  最令人感动的是,作为院士,钱老师一直坚持给清华的本科生上课。

  她说:“不要叫我钱老,要叫钱老师。”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钱老就是这样的大师,未来的日子里,她仍会持之以恒在三尺讲台发光发热……

500

  长江后浪推前浪,钱老站了60年的讲台对于蔡峥来说,仅是一个起点。

  2019年3月,清华决心实现完整的理科布局,成立天文系。

  获得“哈勃学者”称号的年轻天文学者蔡峥,毅然回国,决定应聘清华大学的教师。

500

  家人都劝他应该留在美国深造,成为顶尖人才。

  他却不这么认为,他有一个更伟大的理想:

  为中国制造一台世界领先的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

500

  仰望星空是很浪漫,但天文工作却是枯燥乏味,需要极具耐心的。

  为了这个目标,他奔走各地,一会说服专家、一会开研讨会、一会和美国科学家争论。

  镜头内外都是他忙碌的身影。

500

  专家经常质疑:“说起来容易”、“你们没有做过这个大的望远镜”。

  他也跟着苦涩附和:“做件事不容易”

  但是“想要领先别人就要有自己的设备和技术,中国一定有人要做。”

500

  而他就是那个人,明知困苦,仍要为之。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终将带我们冲破黑暗的桎梏去探索宇宙已知和未知边缘。

  那一天,并不遥远。

500

  有人仰望星空,也有人想要扎根泥土。

  毕业后去哪里?是比报志愿还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博士毕业的宋云天,也有过短暂的纠结。

  是留校工作,还是追寻理想?

  他的理想也挺简单的,走进基层当村官

500

  父母不同意,女友不理解,当了几十年的村支书的奶奶忍不住抹眼泪。

  她知道这其中有多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线线都得从你这个针孔里过。”

500

  基层建设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收获的只有鲜花和掌声。

  宋云天只是一个普通人,家里人担心他受苦。

  更可况,过安逸的生活是一个人的本能。

  但清华家国天下的情怀早已给他留下深深的烙印。

  “造福一方百姓,是我最大的梦想。”

500

  说这话时,他眼神坚定,没有丝毫迟疑。

  对于别人来说,这是一句场面话,然而对他来说,这是一句誓言。

  正如他在毕业语录写的那句:“愿为萤火,发一点光。”

  光芒微弱,但汇聚起来,便凝成整片星河。

  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相信他都对得起自己。

500

  四个人,四个故事。

  高考、毕业、入职、退休……

  这部电影呈现了清华园里四位站在人生路口的清华人的理想与现实抉择。

  同时,那些抉择的时刻,也让我们拥有难得的共鸣。

  有热情、有迷茫、有艰难、有理想、有坚持……

  每个人都在成就自己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大学》正是想用这种大学精神去点亮青少年的未知前路。

  正如演员于和伟对电影的评价一样:

  “我觉得这个纪录片是清华大学的精神,中国大学的精神,自强厚德。

  甚至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精神,我向你们致敬。”

进入电影杂志——为你发现更多好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