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开源社区与知识共享平台
梅宏:引领数字化转型,不妨从中文开源社区入手
https://www.guancha.cn/MeiHong/2021_07_08_597567_2.shtml
读了梅宏院士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演讲,感到有些想法应该说一说。
一,首先我想纠正一种观念,就是从“机械化思维”到“大数据思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应该是物质的,不管是软件还是大数据都是精神范畴的,精神产物最终必须载入到物质才能产生实用性。比如软件离不开芯片,电脑;自动驾驶汽车是一个软硬件构成的系统,包括转弯,刹车控制部件,发动机,控制器,各自探测传感器;机器人必须包括,手脚,关节等;互联网没有物质网络也无法运行。事实上控制软件往往都是只能针对特定机器,部件,除非标准化的通用部件。事实上现在的大数据大多数都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知识能引领生产力发展,但不是生产力,这个问题是我一直想纠正的观念。它直接关系到对经济的认识和社会财富共享及分配,如果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最终一定会导致经济虚拟化。具体详述可参看我的《公有制政治经济学探索》第三章,3-6,精神产品的价值(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34973&v=1625827067752)
另外中国不能过度强调数字化,其它物理,化学,材料,装备,生物等都得重视,特别是基础科学。所谓数字化,信息化最重要的还是有利于促进知识,信息交流,合作,普及,教育。而智能化应该是发展结果,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要讨论发展开源社区模式就必须讨论发展战略,平台和规则。
1,我觉得首先必须讨论的是战略,并且是中国发展战略。在国际知识垄断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如果中国发展战略建立在所谓“国际合作基础之上”,那么我认为一定是空中楼阁。在它国的基础之上搞开源发展,最终结果只能是为国际垄断集团的大楼添砖加瓦,做嫁衣裳。如果选择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那么就必须是从最基层CPU做起,包括:中文指令集,中文汇编语言,中文中,高级语言,中国设备接口和通信标准。在计算机语言方面我比较主张搞中文的汇编,中,高级语言兼容混合编程的语言,这样最容易做到编程简单,高效。这样发展起来的体系将是中国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会有利于中国智能技术从娃娃抓起的战略和汉语推广。
2,平台。我认为开源网络平台应该只是国家知识网络平台的一部分,政府应该统筹考虑构建国家知识交流合作网和知识库,这是未来大众创新,教育和大众自学的平台,这并不是不可实现的目标。关于平台也有两种模式可选,私有制市场经济模式,和公有制计划经济模式。公有制的政府平台应该是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在这个平台上政府可以,民主,公允的评价科研成果和创新水平,使知识库变得更有效和有序,能有效的发现人才和组织合作创新攻关。还有一大好处是能够便于技术查新,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
3,关于规则。现在的私有制市场化的开源编程平台,其实参与的人都应该深有感受,这里我就不想多说了。这里我只想说说如果中国选择走公有制计划经济道路的开源编程网络平台。我认为如果认为知识是无价的,那么至少在公有制推行初期,对创新劳动的参与者应该体现出劳动价值。要考虑废除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有价值的创新政府应该直接购买,应该以计算劳动时间原则而不是市场价值来支付劳动报酬。这个报酬标准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而从长远看应该废,作为人才专业和业余人才的区分工具。可以建立人才评价标准,达到专业水平后就可以是全职岗位,按社会分配标准支付工资,由政府安排项目。
三,政府组织的知识,创新平台应该与资源共享的公共创新开发平台挂钩,对有开发价值,需要平台支持的,可以直接推荐到公共开发平台,并把知识,创新平台当做组织项目开发组的工具,大家以自愿原则参与项目开发。
政府的公有制知识创新平台可以作为推进共产主义制度理想的工具,它其实就是自主劳动,平等分配,合作共享,按需分配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