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搞出神药,美国药监局要创造新“奇迹”?

大家好,我是观察者网《科工力量》栏目主持,冬晓。提到美国的医疗产业,现在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新冠。然而就在最近,一款新药却压过疫情,给整个医疗产业带来了大地震。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就是FDA。在6月7日,光速批准了一款使用新理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阿杜卡玛单抗。

按理来说,FDA是权威机构。批准的新药,质量过关,救人于水火。可是阿杜卡玛单抗,却引来了行业的痛批。业内人士表示,FDA通过这款新药,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更有人表示,FDA通过的是“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药物”。6月12日,三名FDA科学顾问为表抗议,居然辞职了。

第一次,有了治疗绝症的理论;第一次,做出行业第一的新药。两件愉快的事情交织在了一起。本该是患者受益,行业支持。可是,为什么FDA会被人痛骂呢?科工力量这回就来好好的聊一聊。

FDA通过的这款新药,叫做阿杜卡玛单抗。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叫它“阿杜”好了。阿杜本身是单克隆抗体,高中生物书上就提到过。

阿杜在人体中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像磁铁一样,结合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症病因的,β淀粉样蛋白。我们就叫他贝塔。阿杜找到贝塔后,免疫系统再把阿杜和贝塔排出大脑。延缓病情恶化。

阿珍爱上了阿强,可是阿杜为什么要找贝塔?因为科学家发现,老人在发生失忆的十几年前,身上会有老年斑,老年斑里面,就是β淀粉样蛋白。消灭了贝塔,就消灭了老年痴呆。

听起来,阿杜的原理很简单。实际上,阿杜在“车底”藏了15年。阿杜主要存在于,健康老年人的B细胞中。得,还得翻出高中生物书:B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可以分泌抗体。那抗体肯定是阿杜,有了阿杜的老年人不痴呆。那就培养细胞,提取阿杜。老年痴呆不就有救了吗?

你是这么想的,医药公司渤健(Biogen)也是这么想的。只不过你可能想造福人类,他们想的是赚钱:他们在2007年,买下了阿杜各种开发权利。自己闭门造车折腾了10年,发现根本搞不定。于是他们拉上了日本药企卫材(Eisai)。多人运动,加速了药品的上市。

熟悉我们节目的小伙伴都知道,一提到药品和疫苗,我们经常提到的是III期临床试验。衡量医疗手段是否有效,得看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有没有达到实验目标。关于III期临床试验的分析,可以看看我们这期科兴疫苗的节目。

书归正传,阿杜为了上市,一次就开启了两个大型临床研究。ENGAGE和EMERGE。

治疗绝症,行业新药。飞龙骑脸,怎么会输呢?可是实验数据如何呢?四个大字:弟中之弟。2019年,第三方的委员会表示。不管用没用阿杜,实验当中的患者,认知功能都没有明确的改善。该失忆的失忆,该痴呆的痴呆,这药根本没啥效果。临床研究就给停了。

现实很骨感,可是理想很丰满。股民和资本因为相信阿杜是“痴呆之光”,不是,是“治疗痴呆之光”,买了阿杜的股票。研发阿杜的公司渤健,股价从320美元,暴跌到不到230美元。两个数字交换了下位置,市值缩水了快30%。十年研究,一晚白干。渤健他急了他急了,他真急了。

想要拯救股价,得证明阿杜能够治疗老年痴呆。于是渤健开始进行“回顾性分析”。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那就是高考考生对判卷结果不服,要求教育部门把卷子拿出来,重新判卷。渤健把两项研究的数据,来回翻了一遍,干的事实际上也差不多。不过跟高考考生相比,渤健得出了有利于自己的两条结论。

第一条结论:两项试验当中,患者神经系统里的贝塔蛋白减少了。虽然我没治疗好老年痴呆,但是我控制了病因。四舍五入,我也治好了病。第二条结论:其中一项研究,主要终点达到了统计学差异。翻译一下就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药品是有效的。再四舍五入一下,这药就能治疗痴呆了。

有了这两根救命稻草,渤健与FDA密切沟通。加速上市进程:光是去年7月,渤健就跟FDA开了四场会议,正式提交了补充数据。过了一个月,FDA开始了优先审批程序。车门焊死,油门踩到底,不管刹车踏板硬不硬,加速就完事了。

不好意思,刚才只是开个玩笑,稍微了解药物审批的都知道,光是药厂和FDA联合,药品也没法通过。FDA还会邀请刚下飞机,利益无关的第三方专家,进行公开的药物咨询。然而专家根本不给阿杜面子,投票基本是反对票。

专家是流水的县长,FDA才是铁打的老爷。别看专家各种反对,今年6月,阿杜的加速审批还是通过了。这就发生了视频开头的那些事:行业痛骂,专家辞职,代表医药灯塔的FDA,变成了众矢之的。

说了半天专家骂街,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骂的吧:伦敦大学学院精神病学教授Robert Howard说,“我家人就有阿尔茨海默症,我自己也是治疗痴呆的专家,就算这样,我也认为这个药不应该通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药物研究员Caleb Alexander,则是“感到惊讶和失望”。

这两位专家的声明,还算是比较文明的。还有人直接表示,FDA“不知廉耻”。更有评论表示“FDA通过垃圾药物,是因为FDA自己就是捡垃圾吃的”。让FDA化身原地打转的小陀螺,疯狂被人打脸。

专家们能这么生气,还是因为阿杜的上市,确实不靠谱:药是让人吃的,不是送人走的。必然要考虑疗效和安全性,可是阿杜试验都没做完。这药给FDA,FDA估计也不敢吃。而且按照阿杜的原理,应该是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患者才能用药,结果FDA大开绿灯,表示“早期晚期都能吃”,这就是猪鼻子插大葱,非要装大象了。

可是为了阿杜这款无效神药,FDA动用加速批准大开绿灯。根据FDA官网的说法,加速批准程序针对的,是治疗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有着重要治疗优势的药物。阿杜在这几个标准里,只能靠治疗老年痴呆,勉强充数。但是FDA却把这个药,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高情商的说法叫加速批准,低情商的说法,直接叫作弊。

虽然对普通人来说,FDA算是权威。但是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FDA经常翻车。1989 年,FDA闹出仿制药申请丑闻, 22 家公司和 70名个人被刑事定罪。光是2012年,就有价值5亿美元的问题器械,在通过FDA的前提下,被强行退市。

2004年,默克公司的镇痛剂Vioxx,导致近14万人心脏病或者中风,其中40%的患者去世。然而FDA内部曝出丑闻的吹哨人什么下场?被开除了。

2019年,FDA通过了诺华的一款罕见病药物,售价超过200万美元。然而,在药物获批后不到3个月,FDA 就发布声明药物实验存在“数据操纵”。更讽刺的是,FDA通过的粉刺治疗药物Accutane,具有严重的副作用。治疗青春痘,结果命没了。你说讽刺不讽刺?

屡次翻车的FDA,这回又是怎么想的呢?上次批准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还是2004年的美金刚。十几年没有新药了。反正阿尔茨海默症一时半会儿治不好,倒不如先试试批准几个新药试试看。药企着急赚钱,FDA好大喜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后就是阿杜顶着所有人的痛骂,被FDA通过了审批。

不过这些坐办公室里的官僚们,可能并不在乎阿杜的费用。药企为了回本,阿杜的一年疗程,可能要花费6万美元。而且就算花了这么多钱,也不一定有效。作为对比,在国内饱受争议的GV-971,年用药成本也快4万元,而且并未纳入医保。面对未来人口的老龄化,数千万患者家庭花钱买了药,药厂赢了,FDA赢了,输了的只有患者和患者家人。

绝症需要治吗?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说,需要治。新药需要开发吗?当然也需要开发。但是患者需要的,是价格合理、药效确定的药物。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在阿尔茨海默症面前,大家都是人。正因为大家都是人,我们才不需要971和阿杜这种半吊子药物。顶着“开拓医疗边界”的幌子,给药企的研发成本买单,当付费小白鼠。药物审批是通过了,药物审批后面的事,FDA还是得给个说法。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