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柯幻片”--《日本新华侨报》专栏作者  许多

500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日本新华侨报》专栏作者  许多

2018年4月,时常被调侃为“死神小学生”的《名侦探柯南》第22部剧场版动画电影《零的执行人》在日本上映,连续7周票房冠军,最终以91亿日元的票房完美收官,成为《名侦探柯南》历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总票房也挤上了日本国内第八位,甚至打败了今年热映的漫威系列,有望展望日本的年度票房冠军。11月,该片也在中国内地上映,不到7天,票房就突破1亿人民币,日本媒体也跟进发布通稿,加上中国市场,该片的全球票房突破21亿日元。

说到《名侦探柯南》这部作品,包括笔者在内,不少人都是从小看着它长大的。原作是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于1994年开始连载的推理类漫画,1996年改编为TV动画,二十余年保持连载尚未完结,“耗死”了同时代的《火影忍者》《死神》等少年漫画,可以说是日本漫画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而《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电影系列,则更是日本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系列作品。从1997年第一部动画电影《计时引爆摩天楼》开始,到2018年第22部《零的执行人》,《名侦探柯南》每年保持一部动画电影在大屏幕上上映,从未中断过一年,而且票房从最初的11亿日元,逐渐稳健上升,近年来节节爆发,突破90亿日元。这是连国民向的《龙珠》都无法保持的制作节奏,《名侦探柯南》却做到了。随着中国内地进一步开放,从2010年开始,内地院线陆续上映了五部《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电影。可以说,今年的《零的执行人》全球票房数据能够有如此佳绩,中国观众们的热情可谓是功不可没!

那么,是什么让《名侦探柯南》的动画电影如此成功呢?事实上,近年来,与票房的爆炸式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批判声也从未停止过。无数影评人及动画评论者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那就是该系列“在大屏幕上尝到了只属于大屏幕的甜头”。作为推理类的系列作品,《名侦探柯南》动画电影在剧情推理方面下的功夫越来越少,甚至剧情越来越“智障”,而在悬疑、动作、爆炸特效方面下的功夫却越来越多,如果不是一部2D动画电影作品,那么其在整体效果上同美国商业特效动作片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飙车、枪战、肉搏、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爆炸以及更大的爆炸……这些美国商业特效动作片必备的元素,《名侦探柯南》剧场版里也缺一不可,有时更甚。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次完美的跨界尝试。美国商业特效片的必备元素,是在电影院大屏幕上才能享受到的视听盛宴,必然也对票房的推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这样的惯性,好像也造就了这个娱乐化的电影市场。于是,《名侦探柯南》动画电影的制作团队精确瞄准了这几点:《速度与激情》和《头文字D》都不敢拍的飙车戏、国家级会议场馆的爆炸、卫星撞地标建筑的紧迫感、少年挺身而出的热血与责任、日本公安人气角色“我的恋人是这个国家”的爱国宣言……再加上东京奥运会和反恐的现实感,佐上制作流畅的特效盛宴,90亿的日本国内票房应运而生。

这样看来,《名侦探柯南》的《零之执行人》在国内上映后,被部分国内观众调侃为“柯幻片”“日本战狼”,也无可厚非!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