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太空也种菜?解放军海外基地种太多,吃不完了送巴铁丨轻武专栏

500

  上了太空也不能放弃种菜!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2021年6月17日,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三名航天员,乘坐神州十二号飞船顺利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并在当天晚上成功进入了我们自己的空间站开展工作。我们知道,这三名解放军航天员在空间站内要进行多项科研实验工作,其中一项就是在太空中种菜!

  其实这也不是航天员第一次在太空中种菜了,早在2016年时,航天员景海鹏就已经在天宫二号内种上了生菜。甚至在去年嫦娥五号带着月壤返回地球时,我国网友们最关心的也还是月壤能不能种菜!

500

  种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能

  如果说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在太空中种菜是为了搞科研,那么在地面上也坚持到处种菜的解放军们,可以说是对种菜这项“祖传的天赋技能”充分地发扬光大了,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的核心战斗力之一!

500

  自己种的菜就是香!

  在《汉书·西域传下·渠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 ”,自此之后屯田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边军屯田不仅能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还能上缴可观的粮税。

  不过时至今日,我们自然是不需要解放军种地来交税的,在军营内种菜主要便是解决边防官兵的饮食营养问题。在一些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边防营区,想要吃上一口新鲜蔬菜对于驻防官兵而言相当地奢侈,于是官兵们便决定:再苦再难也要自己种菜!

500

  高原盐碱地种出一尺长大萝卜!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藏南谷地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在每年大雪封山的时候补给道路经常就会中断,边防官兵们就只能吃罐头、嚼维生素片。直到近年来,该团在高原盐碱地搭建了15个温室大棚共10余亩的菜地,萝卜、菜豆、甘蓝都在这片高原上种了出来。不仅足以供全营官兵吃上新鲜蔬菜,有时候还会因为蔬菜长势太好,官兵们吃不完而烂在了地里。

500

  该团政委杨守宝表示:即便是烂到地里也得好好种

  而在条件更为恶劣的地方,比如海拔4900多米的西藏军区昆木加哨所,这里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都是漫山大雪,物资运输极为困难。

  为了夺取自己种菜的战略目标,昆木加哨所建起了一座“高科技蔬菜工厂”来种菜,厂房顶上铺上太阳能电池板为工厂提供能源,使用营养液培养了上海青、生菜、豌豆芽等各种蔬菜,再采用最适合植物生产的光谱照射,最短只需要35至40天就可以成熟的蔬菜提供给官兵食用。

500

  解放军的蔬菜工厂

  时至今日,解放军在川藏线上的所有高原兵站都已经能够在冬季吃上自产蔬菜,而除了在高原盐碱地里种菜,有着种菜天赋的我军官兵就连海岛沙滩也不能放过!

  我们知道,高盐、高湿、高温的岛礁沙滩上很难种菜,驻扎在西沙海岛上的守岛人想要吃上新鲜蔬菜基本得靠物资船运送,海带、粉丝、腐竹、南瓜还被戏称为“西沙四大名菜”,守岛官兵由于缺乏新鲜蔬菜的摄入,长期患有口腔溃疡的症状。

500

  ▲想吃新鲜蔬菜全靠补给

  而为了能够在海岛上种菜,起初是一代代守岛人从祖国大陆将能够种植蔬菜的泥土一趟趟一点点地运来岛上,勉强凑够了一块“巴掌菜地”来种菜自给但远不能自足。到了2007年时,国家科技部在西沙永兴岛建立了“海岛蔬菜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又为其他一些岛屿建造了防台风、防日晒、防暴雨、防腐蚀的温室蔬菜大棚。

500

  上世纪80年代海军战士在高脚屋上种菜

  2014年时,永兴岛又引入了智能雾化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但这种温室大棚搭建和维护成本都很高,占地面积也较大很难推广到所有驻守有海军官兵的岛礁。为此,海军联合曾经将内蒙古乌兰布和4000亩沙漠变为良田的重庆交通大学“沙变土”科研团队,经过4个月的实地试验,通过将一种粉状植物性纤维黏合材料混入海沙,便可以将原本寸草不生的岛礁沙滩变为可种出新鲜蔬菜的良田。

500

  祖传种菜天赋!

  去年5月中旬,驻扎在三沙市永兴岛白沙滩的海军西沙某水警区官兵在播种一个多月后,在仅半亩的“沙变土”试验田里成功收获了小白菜、上海青、娃娃菜、茼蒿、生菜等7种新鲜蔬菜共计1500多斤!而我军的种菜天赋,也令那些声称南海岛屿无法支撑岛上社区的外媒深感震惊。

500

  ▲不好意思,我们种出菜了!

  在自家地上种菜还不过瘾,解放军到了国外也不忘种菜的优良传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是我军的首个海外基地,虽然属于港口型综合保障基地,但吉布提这个名字也有着“沸腾的蒸锅”的含义,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这里多为遍布火山岩和沙漠焦土的荒漠,且终年干旱少雨,甚至农业专家也声称此地无法种植。然而,驻吉布提保障基地的解放军官兵们反复试种,本着种了死就死了再种的种菜精神,在这片吉布提荒漠里种出了解暑良品大西瓜!

500

  ▲荒漠种出大西瓜!

  不仅是在吉布提,解放军在海外的维和部队也一直在营区保持着种菜的传统,一来是在海外能够采购到的食材不太合我国官兵的胃口,吃上从祖国带来的种子种出来的蔬菜,炒上一盘中国菜别提多香了。二是在营区内种种菜也是一种属于中国军人独有的陶冶身心的解压方式,提起钢枪上阵杀敌,放下钢枪就下地种菜!

500

  ▲提起钢枪上阵杀敌,放下钢枪就下地种菜

  多年以来,中国维和部队一直向外军展现着我军的四大军事文化符号,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官兵一致、地位崇高的“解放鞋”、无法比拟的叠被子水平以及持之以恒的种菜。而且我军不仅自己种菜还教营区周边的非洲民众种菜,每次大丰收后吃不完的菜还端去送给隔壁的巴基斯坦。

  

500

  中国解放军种菜的传统被维和部队带到了非洲

  美国媒体《今日美国》甚至戏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实是会扛枪的专业农民,一位外国军官在参观中国维和部队营区时也感叹:当我们在喝咖啡和晒日光浴的时候,中国军人已经在收获他们的西红柿了。

  中国军队乃至中国人都对种菜有着一种莫名的向往,许多时候并非是真的买不起蔬菜,而是一种深融于血液中对于土地的热爱,废弃的泡沫箱、一个个塑料瓶子、挖开口的篮球盛上土后都能变为中国人的小菜地,看着自己亲手撒下种子生根发芽成长,就成为了中国人内心的一片净土。

500

  ▲夏天到了,想必部队也吃上自己种的瓜了!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军武次位面”点击关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