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与方言之争的解决方法之一——吸收同化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就是发音,语法差异并不大。现代汉语这么多年来,词汇与语法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标准发音没什么变化,当年溥仪的录音现在听起来并不感觉奇怪。这么多年来不对当初的错误与不合理之处加以修改是不好的。
就算我这个业余水平,也能指出普通话-拼音体系中很多明显的不足之处,
1。音调不止4个。入声人人都会,而且频繁使用,其他常见语言也都存在,为啥不单独列出来。
2。元音不止6个。举例来说,人人都会的,丝的读音,严格按照拼音是英语的C。北方方言的元音更丰富。中文与英语不一样,元音是真的有用,英语aeiou全部读成e美国人照样能听懂,中文元音乱读中国人可是听不懂的。
3。bp,kg,td等的读法。中文在这里没有合适的词汇来说明这种情况?会2种以上语言,或者会说南方方言的人会知道,这类音,一组至少存在3种读法,也许有4种。普通话只用了两种。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当初创立拼音系统时26个字母不够用了,只能凑合将就。解决方法也简单,多几个字母不就是了。改用韩语日文之类字母多的系统,或者重新建立一套肯定是不现实也不好用的。但何必一定要盯着字母不放,这不还有10个数字么,全世界人人能读能写。想要外国人不学习就读拼音,这不现实,现在的拼音他们也不能正确读出来。
发音规律复杂一点收益其实不低,可以大大降低重复率,提高语速,提高单位时间传递的信息量。吸收方言的发音,把普通话的发音扩充一些是有收益的。可以先从人人都会的部分做起。
语音这东西与文化霸权有关系,但也没有必要为了霸权而给自己找麻烦,实用优先。以英语为例,全世界人都说,各种不同的人塞了很多不符合原本规范的东西,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变得比当初简单好用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