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韩国制造2025” 韩国工业为何失去活力?

【文/ 科工力量专栏作者 铁流】

日前,韩国商界日前向政府提议制定“韩国制造2025”计划。韩国商界之所以向政府提议制定“韩国制造2025”计划,主要是因为韩国经济增长乏力,希望政府能推出以创新为基础的新政策,推动经济实现“有质量增长”。

不过,韩国商界此举意义不大,因为韩国经济中最关键,也是具备造血能力的实体制造业走下坡路的趋势非常明显,这种国运的颓势并非韩国政府的政策能够转变的。

500

韩国经济的崛起源自西方国家输血

由于日本在殖民时期制定了南农北工的政策,使朝鲜在独立之后继承了日本殖民时期90.1%的金属工业、100%煤矿和铁矿、81.8%化工厂,韩国则继承了日本殖民时代84.9%的纺织工业、65.1%食品工业,这导致韩国从日本的魔爪下解脱后,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经济水平上还不如有苏联输血的朝鲜。

韩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腾飞,创造出汉江奇迹,其实和美国、日本的输血息息相关。

在60年代,美国和日本先后将一些淘汰产能转移到韩国,在这一阶段,美国提供的技术援助项目多达12项,日本也提供了10项技术援助,技术转移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多为纺织工业。

到了70年代,韩国获得了第二波技术转移,转移的技术包括石化、钢铁、造船等重工业,关键技术同样源自欧美和日本。

至80年代,韩国承接了第三波技术转移,这一波技术转移以电子、精密制造为主。可以说如果没有西方国家海量的资金和技术输入,韩国的经济就不可能腾飞。

就具体数据来看,从1953-1961年,美国及联合国为韩国提供了合计达23亿美元的无偿经济援助,扶持韩国恢复和发展经济。至1970年,美国对韩国援助高达37.8亿美元。就技术来说,据韩国产业银行的调查,在韩国新技术中有92%以上采取了技术引进。

此外,西方资本对韩国大公司的投资和韩国高额外债也扮演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美国停止对韩国无偿援助之后,韩国开始大量借外债,由于韩国地处冷战对峙第一线,因而在美国的保护伞下借外债肆无忌惮,至1987年,韩国位居世界第六大债务大国。

西方财团对韩国大公司的投资,从三星的股权结构中就可以看出来,三星掌门人李健熙的股份仅有3.43%,三星“太子”李在镕持股0.57%,外资的持股则高达55%,大部分是美资,被华尔街所挟持。

因此,韩国经济腾飞离不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海量输入资金和技术,三星、LG、现代等一批韩国巨头其实是给美国大老板打工。

500

韩国制造业将走下坡路

在西方资金和技术的扶持下,韩国在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先来看韩国电子工业,韩国电子工业的典型代表就是三星,在DRAM和NAND Flash上,三星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在制造工艺上,也是仅次于Intel、台积电的存在。在2017年,随着存储芯片因为三星等韩国厂商刻意操纵导致价格暴涨,三星借助这一波涨价东风,不仅没有因为Note7自燃事件导致巨额亏损,反而利润再创新高,三星的芯片业务已经超越了长期垄断领头羊位置的美国英特尔公司。2018年,三星电子芯片营收预计将达到832亿美元,同比增长26%。

然后看造船,抛开经营状况和深陷破产传闻不谈,单看体量,现代重工、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是韩国造船业的领头羊,而且韩国造船企业虽然在2010年前后被中国造船企业超越,但也有2016年短暂逆袭的例子,虽然韩国在军用舰船制造能力上比较一般,但民船制造实力不容小觑。

就汽车来说,韩国有现代汽车,在2017年的全球汽车500强中为例第十一位,仅次于丰田、大众、戴姆勒、通用、福特、本田、上汽、日产、宝马、东风。

虽然韩国三星、现代等巨头在诸多行业做得不错,但长远来看,韩国企业必然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走下坡路。

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形成了数家掌握全国经济命脉的财阀,三星、现代、LG、SK等排名前五的财阀占到韩国GDP的60%,其中三星一家就占到韩国GDP的20%。

这些财阀并非只专注于个别领域,而是横跨诸多行业的巨头,以三星来说,三星并非是一些人通常理解的手机厂商,而是横跨金融、电子、造船、精密化学、石油、保险、酒店、医疗等领域的巨无霸。因而有人调侃,韩国人一辈子无法摆脱的三件事:出生、死亡和三星。

财阀体制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并把房地产、金融等高利润行业获得的资金,补贴发展电子、化工、精密制造等行业。韩国工业的蓬勃发展与财阀体制密切相关。

不过,正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阀体制并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财阀体制下,韩国的大企业高速成长是依靠本国资源和劳动力的压榨取得的,这种榨干全国资源供养财阀发展的模式是不可持久的。

同时,财阀归根结底还是姓“资”的,天生具备资本的逐利性,这使韩国企业在传统制造业上无法与中国企业竞争,所以大量资金就流向了资本回报较高的电子产业,传统制造业逐渐萎缩,甚至连大宇这样的龙头企业都深陷破产风波。

如今韩国非常红火的电子产业,也遭遇了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

京东方把面板做成了白菜价,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公司又开始冲击三星和SK海力士的存储芯片。而产业链高端的设计、设备等领域,又被美国Intel、AMD、IBM、赛灵思、TI、高通、英伟达、应材、科林、科垒等寡头垄断。韩国企业面临既冲不破美国划定的天花板,自己的基本盘又遭遇中国企业冲击的尴尬。

日前,韩国商界给政府的提议,本质上至少希望/胁迫财阀们松一松,或者是重复过去政府高额补贴帮助企业发展产业。然而,这种做法短期有效,但长期来说缺乏可持续性。正如给资本家减税,资本家不会给员工足额缴纳社保,不会投入巨资研发高科技类似,韩国财阀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很难挽救韩国制造业下滑的颓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