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今天,因天问一号而特

来源:国家航天局

两千多年前,屈原

创作了不朽诗篇《天问》

详见:《从<天问>到“天问”》

两千多年后

在2021年端午节前夕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

拍摄的多幅科学影像图发布

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取得圆满成功

500

在影像中,大家惊喜地发现

“祝融号”火星车还把

传承千年的篆刻、印刷

等传统工艺带上火星

500

“祝融号”昂首

展示着“火”字九叠篆官印

这既是探火使命的象征

又与“中国”二字相契合

“祝融号”前行

留下“中”字车辙

千百年来印刷典籍的动作

在数亿公里外的火星“复刻”

500

在中国航天人的血脉中

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

有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更有对祖国赤诚的爱

500

在“祝融号”火星车和着陆平台上

有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为满足任务需要

着陆平台上的五星红旗

以类似书画卷轴的形式展开

利用形状记忆复合材料

实现国旗的锁定和释放

500

即便收拢近一年的时间

走过数亿公里的征程

这面国旗仍能平整地展开

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

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后续规划

“十四五”时期

我国将发射嫦娥六号、七号探测器

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

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

后续还将发射嫦娥八号

2025年前后

我国将实施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

和主带彗星环绕探测任务

实现近地小行星的

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

2030年前后

我国将实施火星取样返回任务

还将实施木星系的环绕探测

和行星穿越探测任务

500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天问可即,志在无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