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小岛晋治:《太平天国运动与现代中国》

    本书是小岛晋治于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有关太平天国论述的集结,但是总体来看,并不是很完整的论述而更像是脚手架一样的框架,有一些蛮有意思的地方,比如第一章作者用自己的经历结合学术史脉络,考察了日本学界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提到了一本日人著作,即副岛种臣校,曾根俊虎编辑的《清国近世乱志》,似乎不大为人所知,可以做延伸阅读。

 

    第一二章谈论起源问题,尤其着重论述的是拜上帝会和客家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不仅是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矛盾,还有客家地主和土著地主之间的对立,尤其是土著的本地神成为压迫客家人的象征,因此毁灭偶像的上帝才变得容易接受,这是值得参考的。

 

    第三章讨论起兵的时间问题,将太平天国武装运动的时间提前到1850年末的一系列武装对抗而非1851年1月11日。广为人知的金田起义应该是持续了很久的紧张状态最终爆发的戏剧性事件,此前的武装对峙阶段不应被忽视。

 

    第五章用一些被俘太平军的口供,谈一些琐碎的问题。

 

    第六、七章将太平天国和16世纪德国的农民战争以及日本的农民暴动做一对比,大概的一个观点是,后两者基本上是希望自己阶级本身的权利的到重申,尤其是日本农民表达出了很强的,作为农民的自豪感和职业伦理。但是中国农民的暴动则旨在推翻整个秩序而将自己从农民晋升为官僚。另一个不同点是,清代的农民起义,尤其是具有宗教背景的起义,带有强烈的面对“千年末世”的“免劫”动机,但是对经济上的要求比较模糊,而日本农民则强调经济上权利的伸张。当然这一点应用在太平天国问题上是要存疑的。

 

    第八章谈平均主义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第九章谈到太平天国利用宗教为标志划分华夷,其实上和传统中国用礼教区别华夷是有相似性的,作者将其称作为“变相的华夷之辨”,而这种观点不仅带来了傲慢,也无助于维护主权。太平天国后期,这种观点才逐渐得到改变。

 

    最后是借鲁迅文章中有关太平军的词句,讨论一些零散的问题。

 

   总体来看,有些论点和视角有启发价值,但尚需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